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66章 被赐名(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元哥儿方才站了太久,如今已经趴在圆桌中央,晶亮的大眼睛四处张望,每有一个人放下东西,他都要仔细看看,一时间竟忙得不得了。

等元哥儿终于把桌上的东西看过一圈,德妃提醒他:“元哥儿乖,你瞧瞧这桌上可有什么喜欢的,拿一样给皇玛法看。”

元哥儿眨眨眼睛,也不知道听没听懂。小手小脚并用,在桌上飞快地爬了起来,用毛毯垫着,他倒是一次也没摔。

在场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元哥人这一连串的表现也太讨巧了些,除了四爷和尤绾,大家都觉得这肯定是在家里事先教好的,不然谁家孩子能这么讨老爷子欢心。

这下老爷子临时让大家添了礼,桌上东西又多又杂,众人都在猜元哥儿这回要拿什么。可别东西一多,就忘了该拿哪样,那可就闹笑话了。

尤绾倒是心平气和,元哥儿抓什么她都能接受,这桌上也没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无论抓那样,都不会引起圣上的注意。

只见元哥儿在桌子上转了两三圈,忽地停在太子放的那块玉佩面前,众人瞧他伸手拿起玉佩,翻来覆去看了两遍。

站在德妃身边的柳嬷嬷刚要张口,吟两句应景的祝贺词,却不料元哥儿下一刻抬起手中的玉佩,朝着太子的方向喏了一声。

太子被元哥儿黑亮有神的大眼睛注视着,不由自主上前几步,只见元哥儿倏地用力,一把将玉佩掷到他怀中,太子下意识伸手接住。

四周顷刻安静一瞬,众人都有些发愣,谁也看不懂元哥儿这是要做什么。

还是直郡王一声朗笑打破僵局:“太子啊,瞧这样子,是他看不上你的玉佩啊!”

太子面色微冷了冷,大福晋略不赞同地看了直郡王一眼。

四爷见状,抬腿就要上来解围,却看到元哥儿又拿起直郡王之前放下的手钏,以同样的力度扔到直郡王怀里,看到手钏正中直郡王肩头,元哥儿小脸上笑容愈发开心。

他这番举动,倒是让四爷停住了脚步。

接下来半刻钟,只见元哥儿围着桌子晃了一圈,将众人方才放下的随礼,一个接着一个扔了回去,也不知道他是误打误撞还是真的记得清楚,从头到尾竟然没有漏过一个人,也从没认错过。

大家眼睛随着他动,一时间看都看傻了。

十四爷送的短剑太重,元哥儿双手都捧不起来,十四爷连忙迈步上前接住。

十八十九已经跑到桌子旁边等着,眼巴巴地等着元哥儿把他们的点心荷包还回来。

但元哥儿把他们的荷包打开瞧了瞧,捻着一点细小的点心碎末往嘴里送,尝过味道之后露出惊喜的表情,两个荷包就这么被他昧下了。

十八十九哪里能想到,这小侄子看不上金玉看不上刀剑,竟看上了他们的点心荷包,两人眼珠子瞪得都要掉出来了。

十八岁数略大一些,忙转头找靠山,拉住康熙的衣角道:“皇阿玛您瞧,他不把荷包还给我们。”

十九则更直接一点,眼睛盯着元哥儿,伸出手指指那荷包,再点点自己,认真道:“我的。”

元哥儿转身不理他,胳膊哗啦哗啦搜刮几下,把桌上剩下的物件全堆到一块儿。

他小屁股一坐,两腿一圈,明摆着把这些东西全都归为己有了。

那副悠然自得的模样,谁也拿他没办法,元哥儿低头自顾自地玩了起来。

尤绾离得稍远,全程却是揪着心,实在没预料到元哥儿居然会想出这样的法子!他这小脑瓜里装的都是什么啊,方才那一圈转下来,简直是被她的心架在火上烤。

这也太惹眼了吧,她抬眸偷瞥四爷,只见四爷神色还依然保持沉稳,负手站在原地,嘴角却轻轻勾了起来。

尤绾心里暗骂:还笑还笑!你怎么笑得出来?!

旁边福晋和李氏已经沉着脸,元哥儿出的风头越大,她们就越不爽。

十四福晋凑到尤绾身边,小声问道:“小四嫂,你平日是怎么教养元哥儿的,说与我听听呗,我回去也好管管弘明。”

尤绾只能礼貌微笑:“……就那样教,没什么特殊的。”

十四福晋一头雾水,那样是哪样啊?她怎么听不明白?

余下的阿哥和福晋们齐刷刷地盯着元哥儿,眼里写满惊愕,根本不敢相信面前这位是刚满周岁的孩子。

这孩子得成小人精了吧?大殿上少说也得有十多位叔伯,他怎么就能把东西和人对上号?别说一周岁了,哪怕就是找个四五岁的小孩来,也做不到啊!

元哥儿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众人心里掀起这么大的风浪,他正聚精会神地摆弄着自己的战利品,从里面掏出了一个巴掌的小木盒,使劲想要打开它。

“皇阿玛——”十八缠着康熙撒娇,就希望能把自己的荷包要回来。

康熙却是开怀大笑,拍着十八的头道:“十八莫急,等会皇阿玛再赏你们点心,这荷包送了出去,可就要不回来了。”

十八听到有新的点心可以吃,立即欢呼起来,也不纠结被元哥儿拿走的那个了。

康熙安抚住两个小儿子,抬步上前,直接伸手将元哥儿从桌子上抱了下来,小家伙忽地换了地方,手里木盒还紧紧握着不放。

德妃见状,脸上笑意更甚,故意道:“怎么好让万岁爷抱他,还是快交给臣妾吧。”

康熙闻言,抱着元哥儿的手收得更紧,道:“朕是元哥儿的皇玛法,怎么就不能抱他了?咱们元哥儿这么聪慧伶俐,得让皇玛法好好看看。”

他抱着元哥儿坐到榻上,又对德妃拍了拍身边位置:“你也站了大半天了,坐吧。”

德妃笑着谢恩,款款坐下。

殿上其他人都只能站着,不敢发出额外的声响。

所以元哥儿啪啪拍着盒子的动静就显得极为突出。

尤绾看着自己养的儿子这般高调,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康熙拿过元哥儿手里的小盒子,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咱们元哥儿这么喜欢,皇玛法帮你瞧瞧。”

德妃神色微动,似是要开口说什么。

康熙却要快她一步,木盒上的锁扣被打开,露出里面金黄色的软绸布底,软布中央躺着一块小小的金质方形印章,印章上面刻着盘龙,通体不过小孩手掌大,底座是四方的青玉。

拿起印章翻过来,便能看见底下刻着一个“禛”字。

“这不是老四的印吗?怎么在这儿?”康熙纳罕道。

德妃回道:“回万岁爷的话,这是臣妾让人放进去的。

“你怎么想起来放这个?”康熙问道。

德妃唇角微扬:“还不是您说的,要让元哥儿的各位叔伯们都随礼,臣妾想着叔叔伯伯们都表示了,那老四这个做阿玛的,也应该放些东西。于是便让人把老四幼时自己刻的小印拿了出来,就当给元哥儿添个彩头。”

她当然不会告诉皇上,这小印本就是老四交付给她,让她放到元哥儿抓周的桌子上。

德妃原本并不愿意,觉得若是这样做,那就是坐实了老四偏心,她虽喜欢元哥儿,但也不想老四背上这样的名声,所以起初并没有拿出来。

可没想到皇上突然来了这么一出,德妃想着若趁此机会遂了老四的心意,那事后老四也挑不出她的错来,便让柳嬷嬷悄悄放进去。

至于元哥儿能不能抓到这小印,德妃一开始是完全不抱希望的。原因无他,只在于这小印装在木盒里,盒子外面光秃秃一片,半点亮眼图案都没有。小孩子们都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想来元哥儿是不会注意到这小印的。

只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元哥儿就是看上了这盒子,还被皇上亲手打开,这下谁都知道元哥儿抓到了老四的印。

尤绾没想到元哥儿给她的惊喜还在这后头,要说这里面没有四爷的手笔,打死她她都不愿意相信。

不过还好,元哥儿抓的既不是官印也不是私印,应该只是四爷小的时候自己雕刻的,没什么重大意义吧?

她已经不敢再看福晋和李氏的脸色,恐怕只消一眼,她后面的宫宴便吃不下了。

“这彩头倒是不错,看样子元哥儿很喜欢。”康熙道。

元哥儿已经把小印牢牢握在手中,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上面的盘龙,被那图案吸引得头都不愿意抬。

“朕记得,这金印的料子还是当初给孩子们赐名的时候赏给他们的,等他们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再让工匠给他们刻上字。”康熙回忆道,“老四那时候偏要自己动手,得亏他那时的字还行,这小印总算没有刻毁。”

四爷得皇上赐名的时候,还没回到德妃身边。德妃对这一段往事实在是半点不知,插不上话,只能笑笑。

康熙这时叫来梁九功,道:“你去准备一方相同料子的金印来,别刻字,今日就赏给元哥儿。待他长几岁,再和他阿玛一样,将其刻成自己的印。”

德妃目露惊喜,这金印不值什么,但这可是皇上御赐,只元哥儿一人有,可没听说别的皇孙也得了这赏赐。

尤绾隔着大殿和四爷对视一眼,两人眸中都闪出几分惊诧。

德妃趁热打铁,道:“万岁爷既然都赏了元哥儿金印,何不将他的名字也一并取了?到时这金印上刻着万岁爷赐的字,更能体现您皇恩浩荡。”

康熙笑着望向德妃:“你倒是会为老四省事儿,把元哥儿的名字也一并丢给朕了。”

“能者多劳,就劳烦您想想了。”德妃和康熙相处几十年,早就摸准了和皇上相处的模式,时不时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皇上根本不会在意。

康熙果然听进了德妃的话,道:“既然如此,朕今儿便给元哥儿取个大名。”

他摸摸元哥儿的头,元哥儿好奇地抬起眸来,只听得康熙缓缓道:“元哥儿生在除夕正午,既是年关尽头又是新年伊始,朕给他取旸字,有旭日初升、日光照耀之意。”

“日后,他便叫弘旸,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