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65章 三合一(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每十天还可以安排两天的休息,村里地方也有,就是以前那老祠堂,修缮修缮就能用,你看你可愿意?”

当夫子?顾青彦挑挑眉,他从来没想过还可以做这个,但听上去似乎不错?

一个月至少五百文了,自己和瑛姨两个人吃饭总是够了,也算是学以致用了,不枉费读了这么多年书,想必阿爹阿娘看到了也会欣慰的吧。

可惜他的书都丢了,当初马车上带的除了金银细软,大部分就是书了,其中好多还是他爹亲笔注释了的,想到就心痛,但人好歹还活着。

一边的瑛娘也是一脸赞同,只要教教书,每十天还能有休息,少爷不愿意继续读书考功名或出去做事的话,留在村里,这教书自然是如今能做的最体面的活计了。

顾青彦想了想,当天便同意了刘村长的提议。

至于说继续读书考功名,他暂时是没有这个想法了,考了功名去做了官又怎样,还不是天天尔虞我诈,想到阿爹受人排挤,以及皇帝那些卸磨杀驴的做法,他就歇了这个心思。

刘村长也是个实干派,当天下了工后,又把全村人都召集在了一处,宣布了村里要有学堂的消息,并表述束脩一个月就要十文。

十文可真不多,不少人家不由得高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

谁不想自家的孩子能读书识字呢,尤其当初会选这个离县城更近的村子的人家,大都是有些远见的,读书识字后不说大出息,今后县城发达了去县城找个事情做,就不用再像父辈一样背朝黄土面朝天了。

之前在大金,一个是私塾的束脩贵,另一个是笔墨纸砚贵,如今庆国这边,不仅笔墨纸砚价格更低,连束脩都便宜,一个月只要十文,竟然还能一个月一个月交。

因此哪怕孩子送去读书了,家里少了劳动力,但大部分人家咬咬牙都是愿意的,爱之深则为之计划长远。

当即就收到了五十个学生报名,年龄大大小小都有。

这样一个月光束脩就能收到一千五百文,加上县衙的补贴,就有二两了。

不少大娘一算账,不由得看顾彦青的眼神发亮,不会做活有什么关系,人家会教书的呀,看这浑身气度,赶紧去打听打听去。

几日后,瑛娘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打听自家少爷的人,不由得和王青花吐槽,“如今见我家少爷谋了这样的事情,收入不比种十亩二十亩地的低,又巴巴凑上来,什么人呀,我家少爷才不稀罕呢,怎么都得找个知书达理的。”

听到知书达理四个字,王青花想想自己最近干活儿又黑了一点的女儿,不由得咽下去想要说的话。

而另一边韩采薇听到隔壁顾家少爷去村里教书,只觉得有点点羡慕,她当年也是想着退役后去读个大学,然后找个高校任教的,稳定铁饭碗,有编制的嘛。

这古代虽然没有编制,但竞争小也是稳定得很。

可惜大家伙儿好像都不愿意让孩子学武术和箭术,不然她和大弟可以开个武学堂嘛。

此路不通,她也在心里暗暗琢磨,家里荒地开完后,自己和大弟要做点什么。

不久他们的机会也来了。

——————

()烧荒事故

那祠堂是以前留下的,战乱没有完全摧毁它,只是有些破旧了,里面的牌位早就都遗失了,如今村里的人也都换了一茬了,自然就用不上了。

刘村长组织了村里的壮年,把梁柱重新换了一下,毕竟给孩子们用的,还是得稳当一些,再好好把门窗修缮。

只见这祠堂足够宽敞,通风和光线也都还不错,正好可以用来当学堂。

顾青彦也是认真得很,既然收了大家交的钱,哪怕从来没做过夫子,也暂时还没生出职业道德来,也还是想把事情办好的。

只见他细致地把收来的五十个小孩,按照年纪划分成了甲乙两个班,准备分班授课,年龄太小的坐不住单独放一边,便于管理。

没有教材,他就自己把字经默写了下来,准备按照这个教,先熟读成诵再认字。

一项接着一项细致规划起来,颇有点夫子的风采了。

如今他家的亩荒地,在上次大家的帮助下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如今更是有村民主动帮忙,已经收拾齐整,只等春雷响动就可以撒种子了,无需他操心了,只需要操心咋把孩子们教好便是。

瑛娘更是兴奋,特意去县城里扯了几尺青布,连夜给自家少爷赶制了一身交领青色长衣,更显得他皮肤白皙、身姿亭亭玉立。

当他穿着这身新衣打韩家路过时,韩采薇看到第一眼恨不得吹个响亮的口哨,啧啧,这果然人靠衣装呀,这样一穿,要去现代都能直接出道了。

至于明明她家位于最里面,顾青彦为何要从她家门口路过,她压根儿就没意识到也没深想。

不几天,祠堂处就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夫子念一句,下面的孩子们大声的跟念一句。

外面还在继续开荒的村民们不由得浑身更有劲了,还有什么比希望更珍贵呢,如今这前坡村从田野到学堂,无一不充满着希望。

只是地多的人家,还得加紧开荒,再过几天就惊蛰了,雷雨要是如期而至的话,播种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正当大家卯足了劲头挖生土之时,衙役领着那卖牛的来了村里。

果然如同之前传的那样,从北方引进了一批牛,都是两岁的青壮年,买来便能直接用。

要说这永安县衙,近来一桩桩实事办下来,处处显得妥帖。

之前不仅亲自派人送大家来到村子,后续分宅基地、分荒地更是派了衙役全程监督,如今卖牛的也是衙役亲自领来的,并推出了官府指导价格。

要说这官府信用的建立是基于平时一点一滴的,近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村民们无一不感受到官府的妥帖用心,如今对官府可是信任得很。

因此一听衙役领着牛贩子来的,不少人家就纷纷心动起来。

只是如今哪怕在庆国,这一头牛也都是不便宜的,这次牛贩子报的价格就是成年的壮牛五十两一头。

之前在大金一头牛,正常的时候得五十两左右,后来涨价到七十两左右,因此如今这价格还算公道。

不少人家便想着买,其中田家和彭家最先拿定主意,说要凑钱合买一头,两家凑了钱,挑了一头壮硕的回去,看得众人眼热不已。

韩采薇也想买一头,她不是出不起这个钱,但是养牛不比养驴,养牛更加费草,可得日日去山上放牛,如今她家人少,出不起这样一个固定劳动力,只得作罢。

韩大弟沮丧地说道,“要是能把小黑买回来就好了,它那么懂事,那么会做活。”

不过也只能想一想,因为小黑在千里之外呢,怎么可能贩卖到他们这处。

最终前坡村二十八户人家,一共只买了头牛,刘村长买了一头,田大他们合买了一头,还有一户李姓人家也买了一头,其余人家只能望牛兴叹了,毕竟囊中羞涩。

不过村里总算是多了头牛,暂时还买不起可以租嘛,买回来的人家自用完,便会对外租。

这日韩大弟便租了田家的牛来用,他在后面扶着犁头,韩采薇在前面挥着鞭子赶牛,生土一块块被犁破,人一下子轻松多了,好一派悠闲。

可是不一会儿,这份悠闲就被一阵喧哗吵闹声打破了。

姐弟两连忙抬头去看,只见到一阵浓烟从那处冒了出来,顿时吓了两人一大跳,如今这片荒野里,可到处都是砍下来的干草和干荆棘,可不能轻易着火呀。

另外也怕火烧过来惊到这宝贝牛,韩采薇急忙说道,“你赶紧把牛牵回他家牛栏关着,我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说着就往嘈杂声方向跑去,火应该已经扑灭了,因为烟已经慢慢小下去了。

随着走近,一阵咒骂声清晰地传了过来,是一个激昂的女声,“我日/你大爷!随便烧荒的不得好死!”

走进去才知道,原来是这朱大家,眼见着开荒来不及了,竟然想到烧荒,风一吹稍微没注意到,可不就点了隔壁宋家地里的野草,差点把人宋老娘烧死在那草丛中。

这下子宋家人怎么肯干,宋家儿媳骂完,宋大又对着朱大的脸上狠狠打去。

朱大自知理亏,一时没有反抗,面上结结实实挨了一拳,鼻血瞬间流了下来,眼周也一下子青肿起来。

朱大媳妇是个泼辣的,看到自家男人如此被狠揍,气得跳起脚来口不择言骂道,“我家烧自己的地,谁知道会飘到你家那边去的,又不是故意的,就怪那风,还得怪你家老娘跑得太慢了!”

这话瞬间又再度点燃了宋家人的怒火,女的大骂起来,男的扬起手,要再对朱大打去。

朱家在这村里可不是单家独户,也有几户兄弟亲戚的,见自家朱大被这么多人围着打了,也不肯干了,撸起袖子就加入了战局。

一时在这片荒地上打成了一片。

见大伙儿还在看热闹,韩采薇连忙转头去找刘村长,而刚来的韩大弟则一把跳了进去拉起架来。

等韩采薇带着刘村长赶来的时候,地上已经倒了一片,各个身上一片青紫,气鼓鼓瞪大眼睛,仿佛准备随时再来一架。

只韩大弟站在中间,用手示意两边都不要再有动作。

见到刘村长来了,两边可不都觉得委屈,大声就告起状来。

“刘村长,你评评理,这朱大随意烧荒,差点把我老娘烧出个好歹,这必须要他们家赔偿!”宋家媳妇大声叫嚷到。

朱大媳妇头发都被扯得乱七八糟,听到赔偿,哗啦一下站起来,大声说道,“刘村长,我家也不是故意的,他们伸手就打人,可把我家朱大打得浑身是伤,我们家也要他们的赔偿!”

“再说宋大娘不是没事嘛,还多靠了我家宋大手脚快把人带出来,不感恩就算了,还打人!刘村长你评评理!”

听了这话,宋家人又不服气起来,一场骂战就在刘村长的眼皮子底下开始了。

刘村长揉了揉眉头,大喝一声,“都给我闭嘴!”

他做村长这半年以来,做事颇为公正,也给大家谋了不少好处,所以威望日益深厚,这一声吼叫下,大家就乖乖闭了嘴,只是眼里还都是不服气,一个个眼刀飞过去,恨不得撕了对面的人似的。

见大家都安静下来,他才对着朱大骂道,“朱大!我之前怎么交代的,就说现在天气干,烧荒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放任火苗乱飞烧了别人家的干草,是不是说过!”

朱大不由得低下头,刘村长的确是令五申过,只差点扯着耳朵说了,可是自己为了加快开荒,一时大意了。

所以开始他就觉得理亏,就没有反抗,只是那宋家人有点太过分了,竟然打得这么狠!

见村长还在盯着自己,他只得悻悻地说道,“是我不该,没有注意好,就放火,是我错在先。”

刘村长见他认错,点了点头,又对着宋家人骂道,“知道你们是老娘差点被烧到,所以着急上火的,可是来的路上我都听大家伙儿说了,是不是朱大冒着大火把你家老娘救出来的?你家老娘无事,你看你们把朱大这打的,像话嘛!”

宋家人一看朱大满脸的伤,青一块肿一块的,当时打的时候没注意到,现在看来确实是下手太重了,再想到的确是朱大冒着火把人救出来的,一时也不由得有点后悔。

一时两边都低下了头,这场硝烟便也就差不多平息了。

最后,刘村长还事让朱家赔偿宋家斤小米,说是给宋大娘补一补,毕竟他们错在先,以儆效尤。

“你们都给我记着,烧荒千万要注意,下次再要是烧到别人家,没出事都要赔偿十斤小米!”刘村长对着围观的人大声说道。

朱家一听十斤这个惩罚,就觉得自家出斤没啥了,也算是心气平了不少。

韩采薇见刘村长就这样处理完一场事故,不禁佩服了几分,看来这要做村长不仅要能识字,还得处事公正,且能服众啊,果然不是谁都能当的。

尤其这种大都是外来人口的新村子,大家都在磨合之中,矛盾尤其多,隔岔五就打起来了。

韩采薇才深刻的认识到,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农村绝对不是她之前看视频里的那种净土,真正深处其中,就会发现农村的纷争只能更多。

可是,当危机来袭的时候,领导得当的话,大家又能拧成一股绳。

也正是接下来那场危机,给韩家姐弟两提供了新的职业思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