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01章 第一百零一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今天,秦复将带谢蕴华逛宁波老城。

因天公作美,又因为昨晚下了一整晚的雨,因而今天的天气不但晴好,而且还凉爽到了微冷的程度,极其适合出门游玩。出于安全的考虑,最后的安排是秦复驾车载着谢蕴华,徐斌另外驾车载着谢蕴华的助理陈正言跟在后面,一行四人二车出行。

谢蕴华的要求不高,她就想在车里看看老城区。于是秦复先载她到江北区自己家老房子那一带转了转,又绕了一圈新日湖,接着开上人民路,再转到灵桥路进入海曙区。

“海曙是宁波的老城区了。”秦复介绍着。“罗城又是它最核心的部份。它相当于一个岛,被护城河,姚江,甬江和奉化江圈了出来,整体像一个水滴的形状。你看,我们现在过的这个桥就是在三江口上。”

谢蕴华在副座上探探头,“晚云家从前就在罗城吗?”

“是的,在西南边,后来搬了。”秦复打着方向盘说。“我们现在过了桥,再由江厦路到灵桥路再到长春路,晚云家原来就在那一带。你想下去看看吗?”

“那倒不用,不敢太使唤你。”

“今天我尽地主之谊,任你使唤。”

路况良好,他们很快过了灵桥路转入长春路,这里离柳汀街不远了。

突然,秦复指着一个地方说“这里原来有座钟楼,也叫庆云楼。它是由木头建造的,可惜在年被一场从舟山登陆的大台风吹倒了,连我都没见过。”

“你那时候还没出生呢!”谢蕴华笑了。“不过为什么后来没有重建呢?”

“城市发展的需要吧?”秦复不无遗憾。“没有重建就算了,连立个碑纪念一下都不做,这就有点说不过去。”

“确实。”谢蕴华也有同感。“对了,既然是钟楼,怎么又叫庆云楼呢?”

“庆云楼建于明崇祯十四年。建楼前一年,有祥云降临在罗城西南隅,于是钟楼便以此为址,并取名庆云楼。”说到这里,秦复酷酷地笑了。“考考你,知道什么是‘庆云’吗?”

“愿闻其详。”

“庆云就是五彩祥云,比《大话西游》里至尊宝迎接紫霞仙子的七彩祥云少两个色儿。”

谢蕴华笑了出来,她敲了一下他的胳膊,“贫死了你。”

“哈哈,”秦复也笑了。“其实相比庆云楼,宁波人更熟悉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八角楼。”

“为什么?”

“宁波有一首广为流传的童谣,里面有一句七塔寺和尚多,八角楼下小鬼多。八角楼就是这样被宁波人熟知的。”

谢蕴华好奇地问“为什么是说‘八角楼下小鬼多’?小鬼是小孩的意思吗?”

“没错。年八角楼被改为救济院,因此这一带的弃婴和孤儿就很多,童谣就是这样传开的。”

“原来如此。”

这时候,他们已经离开长春路转入柳汀街,很快就到达天一阁月湖景区。谢蕴华想到月湖溜达一下,秦复便在这里下了车。徐斌和陈正言的车也随后到了。徐斌帮秦复停车,好让他和谢蕴华先进去,自己再和陈正言远远地跟在后面。

他们没有逛天一阁,而是直接进入南月湖。不得不说,北方天气干燥风沙大,草木总是蒙着一层灰。但是在江南,因为有充沛的雨水冲刷与滋润,这里的草木绿得发亮,分外水灵。

秦复领着谢蕴华走过问字桥到了花屿,在袁宅门前遇到了一群年轻的女孩子。这几个小姑娘大概二十岁上下,打扮时髦,可能是大学生吧?原本欢声笑语的她们一见到气质不凡的秦复和谢蕴华,立马安静下来,接着悄悄地打量着这对极其出色的中年人——

女士明显不年轻了,但仍然美丽。她的身材高挑修长,将那袭蓝灰色镶银丝连衣裙的高贵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男士五十多岁的模样,一双虎目炯炯有神,两鬓虽然花白,但是整个人仍然高大健壮。他穿着一身灰色麻料休闲西装,白衬衣的领口打开着,看上去十分潇洒。这对中年人看上去既高贵不可冒犯,同时又有一种魔力,让人莫名地想接近他们。

终于,女孩子们中有一位大胆的小姑娘跑到了谢蕴华面前。不远处的徐斌和陈正言想过来阻止,秦复摇了摇头,他们只得作罢。

小姑娘礼貌地问谢蕴华“您好,女士,能帮我们拍张合影吗?”

换成平时,这种事情谢蕴华肯定不理会,但是她今天心情好,所以她大方地帮这群女孩子拍了两张合影。

女孩子们十分感激。也许是太感激了,她们中竟有人说“女士,谢谢您。您和您先生都好出色。”

谢蕴华顿时乐了“这家伙才不是我先生呢,他的太太可不比你们大几岁。”

女孩子们目瞪口呆,纷纷说抱歉,速速走开。

秦复不把这些当回事,他悠哉地和谢蕴华朝湖心寺走去。

谢蕴华想起刚才那群小姑娘悄悄打量他的模样,又开起了他的玩笑“你这个老帅哥,刚刚那几个小姑娘的眼睛都给看直了。”

“就知道你少不得这一句。”秦复低头走路。“要说帅,哪里比得上你们家的谢超群呢?”

一提到这个不争气的堂弟,谢蕴华顿时没好气“这个败家仔也就皮囊过得去了!美麟摊上这么一个爹也真是不幸。”

“他在加拿大还是老样子吗?”

“是了。”谢蕴华很无奈。“还好只是追美女,不插手生意的事,我也就懒得管他。”

“如果没有当年那件事,他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秦复说。“超群虽然对事业没有兴趣,但是本质不坏。”

谢蕴华叹了口气说“如果当年让他和那个女人结婚,也许就没有后来的那些事情了。可惜美麟和她妈妈都太想不开了。”

“说到这些事情,我就很感激晚云。当然秦涛也很宽容,我也很感激他。”

“你这个家伙确实命好,八字够硬。”

秦复爽朗地笑了。

很快,他们穿过一片竹林,来到一处紧闭的院门前。

“这里就是湖心寺遗址了。”秦复说。

“这绿竹掩映大门紧锁的模样,让我想起了《倩女幽魂》的故事。”谢蕴华看着那紧闭的棕色大门,“这里还真有点兰若寺的感觉。”

“这座湖心寺还真有个和《倩女幽魂》相似的鬼故事,你敢不敢听?”

“我不怕,你说。”

秦复悠哉地讲起了故事“从前,有一个叫乔生的书生居住在镇明岭下。元宵灯会那天,他靠在门口看着游人渐渐散去。忽然,一个丫鬟提着双头牡丹灯笼走来,后面跟着一位大美人。乔生心动,便邀那位美人进屋去了。”

谢蕴华挑挑眉,“然后就是那些老套的情节?”

“哈哈,是的。”

“那美人叫什么名字?”

“丽卿。自称是奉化州判之女,家中无亲,与丫鬟居住在月湖之西。”秦复说下去。“这位美人每天夜里来乔生家与他幽会。不出半月,乔生的邻居察觉情况有异,于是凿墙偷窥,发现这名女子竟然不是人。”

“神仙?妖怪?”谢蕴华也有俏皮的时候。“还是什么画皮?”

“是一具粉红色的骷髅。”

“啧啧,《西游记》里的白骨精也是一具粉骷髅。”

“没错。”秦复继续说下去。“邻居把粉骷髅的事情告诉乔生,乔生赶忙到月湖打听有无女子叫丽卿,结果当然是没有。他失望地朝家中走去,路过湖心寺的时候,在后厢发现一具灵柩,上书奉化州判之女丽卿。柩前正挂着那双头牡丹灯笼。乔生吓得半死,跑回家中去了。”

谢蕴华摇头苦笑,“后来呢?丽卿没来找他?”

“没有,”秦复笑了。“乔生找了个姓魏的道士帮忙。魏道士给了他两张符贴在家里,他因此消停了好一阵。”

“看来还有下文?”

“当然了。”秦复领她离开湖心寺。“有一天,乔生喝醉了,偏偏又路过了湖心寺,不知怎的,他径直进入寺中。”

谢蕴华幽幽地说“到底是放不下呀……”

“没错。”秦复点点头。“后来邻居找到了湖心寺,在后厢看到了那具灵柩,乔生的半截衣袖就露在灵柩外。众人打开灵柩,果然发现乔生死在了里面。”

谢蕴华摇头轻叹“早知如此,当初何必费那个劲呢?”

“是啊。”

这时候,他们已经走上了月湖桥。

此时桥上没有其他游客,很是清静。阳光明媚,凉风拂面,美丽的湖景如画卷般呈现在眼前。秦复闲适地倚在栏杆上,看着正在用手机拍风景的谢蕴华。徐斌和陈正言在桥下,远远地望着自己的主人。

“年月,我和晚云结婚前夕,我和她就逛到了这座月湖桥上。”他望向桥下碧绿的湖水。“当时,我为她拍了一张照片。”

“好像晚云给我看过。”谢蕴华略思索,“是穿着浅紫色连衣裙的那张?”

“是的。”秦复望向对岸。“晓晓没看过那张照片,但是她却在梦里见到了一模一样的情景,而且知道那就是年。”

“这么灵?”

“这就是缘份吧。”他温柔地笑了。“或者说上天的安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