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七零年妈宝啃老男(12)(求收藏作者专栏鸭~...)(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她还挺聪明的,去过偷听别人进货啥价,就跟着人家后头进货。她还对陶鑫家卖的服装非常清楚,挑的都是最受欢迎的款。陶鑫能卖掉,她肯定也稳赚不赔。

这回他俩看着包,包也小,紧紧抱在怀里不撒手,安安全全地回到了镇上,直接摆摊开始卖,价格比陶鑫那边还便宜一点。

这可太不要脸了,把陶鑫和赵雅香气得脸黑,正好借此机会和他们撕扯开,以后再不来往。

所幸陶鑫那边摊子已经大了,陶福他们没多少衣服,还影响不到他。而且陶鑫租了门市房开服装店,在镇上也有了点名气,衣服都熨板正了挂在店里,看着也高档几分,还有很多熟客。

陶福的事也给陶鑫敲响了警钟,如果他卖得好了,别人都学他去进同款回来卖,那就麻烦了。他们必须得有自己的特色才是。正好赵雅香和赵母手工活儿都好,她们就开始往进回来的衣服上头弄花样。

缝上漂亮的扣子啊、抽个褶啊、掐个腰啊什么的,稍微一弄,就跟别人不一样了。而且赵雅香特别擅长这个,改造过的衣服就没有比原来差的。这样陶福和陶媛媛又进一样的货回来,反而显得陶鑫家的衣服更高档了。

设计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靠天赋,还有手巧也不是谁都行的,陶媛媛就算看了赵雅香改造的衣服,她也弄不出来。不过好在这样来来回回的折腾货,还是赚到钱了。只是让陶媛媛心寒的是,陶福和肖丽珍赚到钱,想的都是给儿子补身体,将来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然后夸陶媛媛几句,就没了。

在他们眼里陶媛媛做这些是应该的,之后陶媛媛就越发乖巧,在南方的时候哄着陶福休息或玩牌,她自己去进货,把进货价格改动改动,她就能昧下一笔采购钱。回来卖货,她也常表示自己愿意干活,可以独自卖货,让爸妈歇着,然后卖价变动变动,她又昧下一笔销售钱。

这样慢慢积攒,她在村里同龄的姑娘里也算是小富婆了。

一年后,她十六岁,肖丽珍开始给她相看婚事的时候,她卷了家里所有现金,拿上自己攒的钱,悄悄坐火车跑了。

她都坐车去进过那么多次货了,自己是一点不害怕,把钱全缝在衣服里,到了南方大城市就开始了新生活。

陶福倒是去找过一次,但大城市不是小村子,上哪找人?这时候外出还不用介绍信了,户口也没那么严格,陶媛媛跑了,那真是石沉大海,一点音讯都没了。

肖丽珍气得大骂陶媛媛,可怎么骂都没有用,家里赚到的所有的钱都没了。关键他们一直想给儿子攒着,根本没舍得用。村里家家户户都能经常吃肉了,就他们还一直是苦巴巴的,一点福气没享到,儿子也还是瘦巴巴的样子,连话都不会说。

他家变成这样,村里就有不少人嘀咕了。

这陶老大一家该不会是扫把星吧?

看看陶睿以前跟他们一块儿过的时候,那是干啥啥不行,体弱多病的,还差点死了。

结果一分家,陶睿起来的速度就跟坐火箭似的,那运气简直逆天了。大伙儿还没反应过来呢,陶睿就富贵了,还带着全村一起富,简直是村里头的福星。陶睿还研究种粮食养动物,弄冬季蔬菜啥的,利国利民,说夸张一点,那就是全国的福星呢。

这老大一家呢?越来越倒霉,当初肖丽珍还好意思说她儿子有福气,看看这小瘦猴的样,再看看他家现在的情况,大伙儿不明着说啥,也觉得他们全家都是走霉运的。

说不定啊,以前陶老大过得还成,就是因为有陶睿这个福星照着呢。只是陶老大克着陶睿,陶睿才一直过得很一般。

就连吴秀芬以前偏心陶睿都有了解释,这福星下凡,老天爷肯定不能让他吃苦啊,当妈的和孩子最有缘分,那照顾福星的任务可不就落到吴秀芬头上了吗?应该的。要不是吴秀芬精心养活了陶睿,他们村现在哪有这么好的发展啊?

迷信是被打击过的,大伙儿不敢明面上议论太多,但心底里几乎全是这么想的,还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偷偷跟人说的时候,也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从而更加信服陶睿了,然后对陶福一家避之唯恐不及。就连肖家都生怕沾上肖丽珍的霉运,从不搭理她。

陶福和肖丽珍在村里被孤立了。大家都富,他们被落下了,这大概是最痛苦的事。

他种家里的地,肖丽珍病怏怏的,陶福压力就很大。然后肖丽珍还催着他一有空就去南方进货,没啥钱,进一次货也赚不到多少,这让陶福压力更大,慢慢的他就爱上了打牌。以前陶媛媛哄他玩的,他现在发现这个能放松了,经常找借口不回家,说在外头挣钱,实际上就是去耍钱了,然后还勾搭上了一个小寡妇。

肖丽珍知道后大吵大闹,陶福却不怕她,她连娘家都依靠不了了,还病怏怏的,干啥啥不行,他怕她啥?肖丽珍就抱着儿子去陶睿家门口哭,让陶国栋和吴秀芬给她做主。

陶睿本来不知道他们家那些事,这会儿肖丽珍不要脸皮了,把所有的老底都翻出来哭诉,陶睿感觉就跟听戏似的,想不到他们一家子还这么能折腾呢。

他看着肖丽珍坐在门口不肯走的撒泼样,找来董飞,让他带二老去市里考察市场,顺便带二老玩一圈。

董飞这几年像他徒弟一样,作为国秀小吃的唯一私人代理商,在镇上也算是小有名气了,稳重了不少,为人更靠谱了。董飞和二老也熟,二话没说就交代身边的人看着生意,带二老出发了。

陶睿上交了蔬菜大棚成功的研究成果,和冬季养殖动物的技巧,在省里都挂了名,人脉自然广了。现在已经找好了把国秀小吃销往市里的路子,就差考察时常定一个最终方案了。

肖丽珍让公婆主持公道,也想让公婆管管孙子,现在公婆没了,只剩个不来往的小叔子,她是一点招都没有了。再怎么样,也没有小叔子管他们母子的道理,更何况还是闹掰了的小叔子。

肖丽珍在陶睿家门口又哭了三天,看陶睿真是铁石心肠,从她旁边路过都不带看她一眼的,终于骂骂咧咧地走人了,跑去和陶福、小寡妇干架,继续他们家的闹腾,越闹家里越穷了。

陶睿看见他们就觉得,这人有时候真怕对比。原主是个极品在那摆着,就显得老大不那么极品了。而原主作天作地,一辈子啃老,老大指望不上二老,跟兄弟们也没啥经济上的差距,心态说不定还挺好。

现在他穿过来了,一个老大嫌弃鄙视的人,站到老大想都不敢想的高度,这老大就惦记占便宜,又嫉妒得心态失衡。等到他们不来往而全村人都变富了之后,老大直接心态崩了,过日子最怕这样,肯定会越过越差。

其实就连老二都受到了影响,不过是好的影响。他们两口子不再谨慎保守,把胆子放大了很多,尝试下海捞金,还理智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快速积累了财富。这也是因为陶睿这是三弟优秀的缘故,有身边人在那对比着,人的想法总是不一样的。而不同性格的人,选择也不一样。

陶睿把大棚蔬菜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解决好之后,就没再继续上交这些东西。毕竟天才是好事,妖孽就奇怪了。当然他还是会自己暗地里研究,既然用积分换了那么好的书,他就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学个透彻,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如果一辈子不够,下辈子再接着学。

他之后明面上没研究出啥,就请那几位研究员回首都了,保证以后有什么好想法、好发现,会第一时间联系他们。之后他就开始实行自己的计划,申请资质开了个小工厂,工厂就盖离家不远处的空地上。

得亏他住在村尾,空地多,不然还不方便看着厂子呢。

这次他做了不少模具和特殊的锅炉器具,方便操作,可以一次多量地做出食物来,而且有了模具,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统一又好看,还显得高档一点。

开厂了,他就留下了以往帮工里表现最出色的一部分人,正式签合同让他们成为雇佣员工。虽然这不是镇上那种国企工厂,是铁饭碗,但不用离开家,家里有啥事都能照应,工资还比镇上厂里的学徒都高,待遇简直太好了。签上的人都欣喜若狂,更加好好表现,生怕哪天丢了这个好工作。

而没签上的人,因为陶睿说了,有好机会优先考虑村里人,大伙儿就都牟足了劲儿,一有机会就表现自己,希望在陶睿心里挂上号,下次好被选上。

陶睿开拓了市里的市场,让董飞去市里坐镇,然后又在附近的几个镇上都找了代理商,开始大规模生产产品了。这样规模性的产品就是平价,只比别人小摊卖的东西稍贵一点。但有包装、有品牌,味道还好吃,竞争力非常强。

国秀小吃还有个高端系列,就是陶睿用料十足亲自做的味道超好的吃食,这些仍旧是量小高价,面对高消费人群,包装也更好一些,大部分都卖到市里董飞那边去了。

等厂子稳定了,陶睿又开了养殖场、田园、果园,挑选村里靠谱的人签合同,让他们看管。当然也是通过之前两三年的帮工,记录下来的每个人都擅长什么,以此为依据挑选的。

让合适的人去做擅长的事,事半功倍,效率都高很多。

陶睿承包后山就承包了十年,现在在上面建设得很好,分隔开了果园和养殖场,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他还从陶鑫那里定制了工作服,员工们穿着工作服,每一项颜色不同,属于哪里的员工一目了然。看着特别有组织有纪律,也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每天都干劲十足。

这样陶睿做吃食的所有食材就都从自家出了,从种植养育到制作食物,再到销售出去,简直是一条龙全包了。也因此,他能提供很多岗位,重要的不重要的,需要的人很多,渐渐的,村里能上班的人,愿意上班的人,全都成了陶睿的员工。

陶睿一个人解决了一个村的贫困问题,让他们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时不时就吃上肉,直接被评为了杰出商人。

这时候都已经八二年了,也是正赶上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一部分人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富起来的口号人人皆知。像陶睿这样真正实现这口号的商人,自然要大大表扬,给其他商人树立榜样。

所以陶睿赶上了好时候,又一次上报了,更加出名了。

而这时候陶睿都二十三了,给他介绍对象的人越来越多,隔壁童奶奶都着急了。童燕也二十三了,都成老姑娘了,童燕这些年一直给陶睿当会计,所有的钱财往来都归童燕管,足以说明陶睿对童燕的信任和重视。而且童燕还跟着陶睿学写字、学这学那的,对陶睿那完全是当成自家人一样的信任。

这他俩要是不成,算咋回事?

而且现在陶睿的生意做大了,童燕管理总账自然水涨船高,工资也高啊。她还长得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虽然说小时候高烧脑子一根筋是改不过来了,但为人处世自有一套规则,都是跟陶睿学的,从来不差事。想把她娶回去的人也很多啊。

童奶奶着急的,觉得不能再等了,要是陶睿没这意思的话,她就该给童燕相看婚事了。

陶睿被童奶奶单独找去说话,一听是问这个,顿时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那什么,童奶奶,我不是故意晾着燕子,这不前几年太忙了吗?我寻思要结婚也得多积累点家底,到时候舒舒服服的住个大房子……”

童奶奶听懂了,瞬间缓了脸色,“你是说,你想和燕子结婚?真心的吗?我可知道现在好多小姑娘喜欢你呢,连市里的姑娘都有,咱家燕子条件就在这摆着,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也基本是你教的,和人家不能比,你要是娶她,往后可不许后悔。”

陶睿笑起来,“奶奶你说什么呢?燕子怎么就不能跟人家比了?就因为是我教的,她在我眼里才比别人好千倍万倍,我教的我能不喜欢吗?奶奶你就放心吧,我要是不把她当媳妇,能把钱袋子交给她管吗?我已经在筹备了,您等着吧。”

陶睿确实不是想拖着婚事,只不过之前太小了,童燕也太单纯了,他觉得直接结婚也太欺负人了。这几年童燕基本都在他身边,他教了童燕很多东西,但不是老师教学生那种,而是生活中和玩乐中教的,更像是相处得亲密了一起进步,这也是他们两个独有的恋爱方式。

现在他们两个都二十三岁,其实结婚一点都不晚,反而是刚刚好。

之后陶睿就把结婚的事提上了日程,去镇上想办法买了连着的三个房子,带前后院的那种,推倒重建。

村里是山清水秀,但通电话甚至以后通网都会慢不少,为了生活便利还是要搬到镇上。原主坑了很多人,他现在给全村的人提供好的工作机会,还特别关照了被坑的那些人,算起来该补偿的都补偿了,搬到镇上对以后的发展也有好处。

又是一次热火朝天地盖房子,这次可没人管房子好不好了,陶睿当然是盖得比之前舒适,还装修得很精美,买了彩电、缝纫机、自行车等等,直接布置成了婚房。接亲的时候,陶睿还借了镇上极少的小轿车。

这大手笔又一次让众人惊叹了,在他们结婚那天,童燕成了所有姑娘最羡慕的新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