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三合一 专业人做专业事;春旱和春灌;……(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彦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耳朵,韩采薇和韩大弟两个文化水平低的则更酸了。

说回春灌,如今前坡村的荒地还没有开完,所以这小河里的水暂时还够用,刘村长一起沿着河边走边观察,发现随着灌溉用水不断加大,河床竟然已经下降了不少,不由得一阵担忧。

这时候,章衙役带来县衙最新的指导方针,即鼓励各村加大对河道的清淤疏通,加大水利保障。

刘村长听了这话后,想了想之前听说过的可持续发展,心里定了主意,决定过几天就把大家召集起来,把这条河好好疏理一下。

可是没等他召集村民们去疏通河道,前面学堂门口那块平地处,就发生了打闹,吵闹声颇大,阵仗不小的样子,刘村长和章衙役连忙快步走过去。

等他们赶到的时候,二十多个人已经打成了一团,拿着锄头、挥着拳头的,不少人脸上都带伤了。

一看打架的人,一半人是自村的人,另一半却好像是隔壁向前村的。

这要是打坏了人那还得了,顾不得细问,刘村长连忙上前去拉架,可是正打得情绪激动呢,反而把他也绕进去了,甚至身上还挨了好几拳,分不清楚是自己人误伤的,还是向前村的人下的黑手。

看到这一幕,章衙役连忙吼叫出声,“快停下来!别打了!”

前坡村的人见到是负责自己村的章衙役,不由得停了下来,而对面向前村的,转头一看不认识,才不管你们停不停,挥着拳头又揍了过来。

这一下子,前坡村的汉子们的火气又被激出来了,不再管自家村长和章衙役的叫唤,又纷纷对打了起来。

还是学堂内的顾青彦听到动静后,走出来大叫一声,“都给我停下来!”

两边转头一看,都认识顾夫子,犹豫了两下,便都住了手,顾青彦则顺势挤进去,张开双手,把还在暗暗动手动脚的两边人分开。

“打什么打!再打就报官把你们一起抓了,想被罚着去做苦力嘛!”他对着两边吼叫一声。

近来一直严肃板着脸的他,这一声叫得颇有几分气势,两边人不由得都住了手。

见此,刘村长和章衙役狼狈地从人群中钻了出来,也站到了中间位置,伸着手防着两边人继续打起来。

“怎么回事?怎么打起来了?”刘村长问自己这边的王二道。

王二脸上带着伤,此刻还激动得满脸通红,气呼呼地就道,“这向前村的一群流氓,竟然上来就挖我家的地梗,我家好好的地,被他们挖了个稀巴烂,村长您说该不该打!”

刘村长正要细问,对面向前村的张山就不干了,跳了起来骂道,“挖的就是你家的地梗,你看看你家地里蓄了多少水!你这么蓄,我们下游的还用什么,没见到我们下游河床都露出来了嘛!”

“就是,你们前坡村可是太霸道了,哪有这样截流的!”向前村的另一个人大声附和道。

“那你们也不能上来就撅人家田埂啊,有嘴不会好好说话讲理嘛,上来就动手!”前坡村的人叫道。

“谁不讲理,有你们这样引水做事的嘛!明明是你们霸道在先!”向前村的人也不服气地叫道。

眼见两边又要吵起来,刘村长连忙喊道,“停一停,都别吵,听我说一句!”

向前村的才不认他,“你是他们村长,肯定护着你们村的,俺们才不听你的!”

边上的章衙役一阵着急,这种情况下,最好请了县里的大人们来调停,自己一个衙役对方显然也不认的,可是大人们都去山里了,此时整个县衙一个大人都没有啊。

还是顾青彦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那大家都听我说一句!”

向前村不少孩子也都在学堂上学,自然认识这顾夫子,见他出声,此时纷纷禁了声,愿意一听他要说什么。

“我家也有几亩地,知道如今正是用水关键期,各家都急需要水灌溉,这关系着夏收,关系着我们的吃饭问题,自然容易着急上火,但是大家也都看到了,着急上火除了让问题更加复杂之外,解决不了问题,古话说以和为贵,我们两个村素来是和气的,两个村的娃娃们也都是同窗朋友,没必要撕破了脸在这儿闹事,大家说是不是?”

他虽然面嫩,但一番话说得很有水平,加上语速较慢,吐字清晰,两边的人都听清楚了,想到确实两个村隔得近今后还要相处,加上孩子们都还要做同窗朋友呢,大人们却在这儿打得鼻青脸肿,确实有点不合适,一时都渐渐冷静了下来。

“那顾夫子,你说如何解决问题?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你们前坡村在上游,用水太多,导致我们下游无水可用,这怎么解决?”张山站出来说道。

王二还想站出来说明明下游还有水,被顾青彦用眼神制止了,只得憋住不再说话。

顾青彦对着张山说道,“你是向前村的张山是吧,张文峰的爹?”

张山点点头,没想到顾夫子还记得自己,他就之前入学的时候来送过一次娃,竟然被记住了,一时又平静了一点。

见他点头,顾青彦继续说道,“张文峰他爹,我就这样叫你吧,既然你问我解决方法,那我便提议一个,大家商议看看。”

众人连同刘村长和章衙役,一时都看向他,看他会说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法。

“我们两个村一河相连,鸡犬之声相闻,算是近邻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自然是要好好相处的,要是闹僵了,于双方都不好,那自然要和气解决这个问题。”

众人纷纷点头,此刻冷静下来便是都想和气解决问题的,这话没错。

“我建议咱们两个村,做两件事解决这个问题。一是为长远计,大家一起疏通河道,增强河道的蓄水能力,这样大家可用之水都能增多,也有利于我们今后用水。”

“二则是两村关于旱时如何用水,要达成共识,什么样的是允许的,什么样是不允许的,比如上游拦坝是不允许的,比如上游擅自挖大沟是不允许的,等等,形成一个明文的约定,然后大家一起遵守。”

听到这里,不少人纷纷点头,的确是要这样双管齐下,今后有谁违约了,也可以说清楚理。

顾青彦又补充道,“我现在就是提议,具体还需要你们两个村长及村民一起商量,最好还有衙门大人们的见证,保证公正合理,大家看如何?”

众人纷纷出声赞同,刘村长和章衙役见没有越过他们直接拍板,也是心里颇为舒服。

就在这时,向前村的村长和衙役刚好赶了过来,正听到后面这番话,自然也是赞同。

两边就都往刘村长家而去,决定细细商量这两条如何落实。

而顾夫子则顺利功成身退,看着淡定的他,悄悄擦了下手心的汗。

刚才大家都憋着一肚子火,稍微没说好,说不定就又打起来了,所以他选择从自家也需要用水以及孩子们打头,让大家先冷静下来,这才能听得进去他后面的一番话。不得不说处理这种乡间斗争,也是需要一些讲究话术的。

其实他这个人虽然年幼,但挺会说话的,情商也颇高,毕竟他父亲好歹做到三品大员,虽有些愚忠,但学识和情商肯定都是没问题的,他的家学熏陶在那里呢,只是之前经历了大变,所以显得有些沉默寡言。

刚才形势紧急之下,不得不出头说那样一番话,就显示出了他的能力水平,哪怕年纪轻轻,一时竟在村里声望更深了。

而且刚化解了一场群架危机,他此刻还觉得颇有成就感,比答出经义题更让人满足。

果然“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他暗叹道。

——————

(三)大金局势

而就在前坡村的众人忙着春灌之时,南边的边境渡口处,又迎来了一波逃荒而来的人。

越到后面,这些人的境况看上去越为不好。

像韩采薇她们过来那会儿,大家都还是拖家带口、有行李有牲畜的,看着颇为从容。

可是到如今,这些前来的人就真正是逃荒而来的,衣衫褴褛不说,还面黄肌瘦的,要不是春天来了,一路有野菜野果充饥,估计早就饿死在路上了,一看就是遭了大难的了。

这天一早,船家就去渡口接回了一船的人,带到了庄子上接受检查和登记。

如今他早就不是之前五日渡一次河的频率了,而是每日都渡河,每日都能拉过来满满一两船的人。

有时候遇到天气不好,河面波涛太大,一时不敢过了河去,对面就能积压好几船的人,只因为渡口连着的那条土路上,源源不断正有人逃难而来。

这还只是这一处渡口的情况,另外一些渡口也不断有人逃荒而来,都是过不下去了想着去庆国谋个出路的,难怪永安县如今人口日益增长。

不得不说,庆国这悄咪咪撬墙角之事,成效着实不错呀,竟然大金那边还毫无察觉,或者是察觉了懒得来管。

从这些人的口中,船家才得知,如今挨着他们的汉阳府境内,竟然已经全乱了,流匪到处烧杀抢掠,百姓民不聊生。

原来几日之前,汉阳府城便被熊磊带领的流民军攻破,和当初绝望的阳江县城及上阳县城一样,汉阳府城也没有等来援军,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官兵和平民死伤无数。

而府衙的高官们,和城内的富人老爷们,在城破之前就纷纷夺门而出,往京城方向奔逃而去,丢下了满城的平民百姓,全然忘了他们之前收取入城费和治安管理费时候的承诺。

流民军进城,主要是奔着富人们而去,但也难免会伤到平民百姓,尤其流民军治军并不严,一时城内乱象横生,逼得城内剩余人家也不得不纷纷出逃,只不过绝大部分都是向更近的北边而去。

如今北边庆国的消息已经在大家口口相传之下,流传的颇为广了,什么去那边就能有田地分,什么那边如今生活安稳,赋税少,没有战争,吃得饱,穿得暖等等消息传来传去,在李侍郎安排的人的特意传播下,已经逐渐在中下层深入人心。

这不乱了起来后,便都向着北方而来,给负责该渡口的李管事,以及整体负责人口引进的李侍郎,都带来一阵阵甜蜜的烦恼。

至于说有钱人,他们则是不敢北来,深怕是一场骗局,自己满车的财产被夺那就遭殃了,于是还是选择向着更为稳妥的大金京城而去,却因为目标太大,被流民军好一阵追赶和抢掠。

而此时大金的京城,也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么稳妥,早就已经是暗流日益涌动了。

大金的老皇帝身体日益下滑,却因为私心,始终不立下太子,只为了牢牢保住自己的绝对权威,借着太子之位这个胡萝卜,引得几个皇子私相斗法,激起各种政治斗争,残害不少忠良,反而庸碌小人纷纷上位。

他自以为能作壁上观,殊不知皇子们已经长大了,而他已经老了,不再是任由他摆弄了,所以渐渐地他已经有些控制不住局势了,加上南边灾害四起,东边夷族入侵,一时整个国家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而此时,庆国的京城上京,早朝之时,正有臣子建议南下,跨过边境河,吞下汉阳府。

“如此便可继续扩大我庆国版图,收回祖宗失地!”兵部田侍郎出列陈述道,他们兵部如今可闲的很,正是手痒之时,可不就好战得很。

户部彭侍郎立马上前驳斥道,“如今刚休养生息两年不到,国内百姓尚未恢复,万万不可再兴战事啊!”户部掌管钱粮,自然知道这打仗耗费几何,向来是反战的。

玄明帝听了两边的又一番陈述和据理力争,没有当即表态,只挥手让退朝,让下面诸臣感受到一阵帝心难测,一时说话办事更为谨慎起来。

玄明帝深知,如今坐到了他这个位置,很多话无需在众人面前说得太清楚,反而是要多听多看,才有利于维持自己的权威和神秘感,上位几年,他便渐渐摸到了帝王之术的精髓,不得不说也算是天赋异禀之人。

不过此时他心底是赞同户部的看法的,但兵部的主战之说也不是完全不对,只能说如今还不是出兵的时候。

现在的汉阳府就是一块死地,出兵之后哪怕占领了,却拿不出人去守卫去经营,因此占了也是白占,所以首要的还是休养生息发展国内。

不过汉阳府确实是一块沃土,不吞下有些可惜,所以他在静静等待一个时机到来。

他耐心得很,只吩咐李侍郎那边加大引入难民,人口可是重要的资产,别人不要的,他都愿意接手过来,同时又派了一个营五百官兵过去,为难民渡河保驾护航。

而大金那边如今已经无人巡边了,上次那个被揍的小防卫队,此时都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

在庆国这边以为会有后军派来,而严阵以待之时,却迟迟没有任何动静传来,仿佛大金已经放弃这处边境似的。

其实确实也是放弃关注这块了,引渡难民这种行为终究只是一些小动作,还不足以引起大金高层的关注,大金高层自然顾不上这边。

而这天,阎二正在和前来送人的李管事做交接,却听到有人在叫他,转过头一看,竟然是张家和彭家的亲戚众人。

原来他们之前便收到了张家和彭家寄过去的信,那时候府城还没有被攻破,双林县那边还没有彻底乱,很多人都还要犹豫要不要走。

这两家的亲戚众人,正是看了信里的描述,才下定决心早日收拾行李出发,赶在城破之前便离开了。

前脚他们没走几天,后脚府城就被流民军攻破了,一时府城内和双林县城内都彻底乱了起来,早走了几日的众人不由得一阵庆幸,再晚了就不一定能如此准备充足地出发以及全须全尾地到达了。

而也幸好是早出发了一些时日,众人这才也能被分到永安县来,不然下一拨就得去几百里之外的另一个府下面的县去了,那就离张家和彭家远了。

如今虽然前坡村没地方了,但他们要去的两岔村却也隔得不是太远,正好是韩大弟对接的村子,众人又是一阵庆幸,对送信的张家和彭家自然是感激不已。

而此时人群中,张大嫂的爹娘也在,他们还不知道阎二已经成为自家女婿了,寄信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正式成亲。

不过两人都是熟悉这阎二的,此时见他又做了衙役,仿佛管事的样子,还在颇为讨好地打着招呼,让阎二多多关照呢。

这会儿人多,阎二也无法走上前说“爹娘,我已经是你们女婿了”,只得勉强应下,然后热情地帮他们去搬行李物品,并和自家头儿请了个假,跟着韩大弟一起,驾着马车送他们几户去两岔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