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780章 影评人公敌(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那份报表在马丁·鲍勃和肖恩·康纳利手中辗转过后,客厅陷入了冷森森的沉默,他们都不想看到那个数字的出现,却在昨天就明白,这个数字无法避免,即便其中夹杂了如此多的竞争对手狙击。

连续两天单日票房过两千万美元,虽然远没有打破《侏罗纪公园》创造的万美元的单日票房纪录,但周末票房的持续性明显更强。

周五万美元,周六万美元,周日万美元,周末三天相加万美元!

肖恩·康纳利拿着统计报表的手在颤抖,这个数字说明白了什么?说明即使他的动作影响到了《独立日》,实际上扔在影评人身上的三百万美元也等于打了水漂!他的所作所为根本无法阻挡那个年轻导演前进的步伐!

微微垂下眼睑,遮挡住不甘的目光,马丁·鲍勃面无表情,原本属于《侏罗纪公园》,属于斯皮尔伯格,属于aa的北美周末票房纪录,就这么拱手让给了冯一平·罗森伯格和《独立日》?

他不想承认,但《独立日》首周末万美元完爆aa头牌导演斯皮尔伯格在《侏罗纪公园》上创造的万美元!

洛维特这个蠢货!

忽然间,马丁·鲍勃感觉到了愤怒,aa失去的不止是一个导演,恐怕是日后能与斯皮尔伯格并肩的瑰宝!

“如果我能掌控aa,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拿掉这个蠢货的合伙人身份!”

马丁·鲍勃根本压不住这个想法,也不管对面的肖恩·康纳利面色难看,直接告辞离开,返回世纪城。

“砰!”

经纪人的背影刚刚消失在门口,一个精致的烟灰缸重重砸在了地板上,随后两只大手一阵乱扯,那份统计报表,在肖恩·康纳利的指间变成了无数碎片……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客厅中响起了肖恩·康纳利如同狮子般的怒吼,“杰克,我要杀了他!我要杀了那个混蛋!”

“哗啦……”

整张茶几都被他掀翻了。

公关人杰克只是站在一边,自然不会把康纳利的气话当真,任凭康纳利发泄,等他稍稍平复的时候,才开口。

“肖恩,冷静!”他劝解。

“准备更多的钱,杰克,我要你打通媒体的关系。”肖恩·康纳利被怒火冲昏的头脑,显然还没有清醒,“我要所有的媒体都攻击冯一平·罗森伯格和他的电影!”

“醒醒吧,肖恩!”杰克终于吼了一句,然后说道“你很有钱,但你能收买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的媒体吗?《独立日》可是他们的子公司投资的电影!从首周票房来看,它能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你的身家!”

还有一句话,杰克忍住没说,相比正在直线蹿升的冯一平·罗森伯格,肖恩·康纳利这样的过气角色算的了什么?在这个商业国度,从媒体到公众,从个人到公司,都在追逐成功者,都在逢高踩低!

“我该怎么办?”肖恩·康纳利渐渐冷静了下来,“告诉我,杰克,我该怎么办?”

“肖恩,我们犯了错误。”杰克叹了口气,“我们明显高估了影评人对观众的影响力,他们连我们预计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三百万美元……”

又是一声长叹,他接着说道“暂时不要继续缠斗下去了,除非你想退休。”

“退休?”肖恩·康纳利直接摇头。

“那就接受梅尔·吉布森的邀请,你只有展现出价值,才能重新赢得好莱坞的尊重,才有发难的资本。”

这些话适用于好莱坞的所有人,也包括冯一平,这是个无比现实的圈子,没有价值的人,注定会被淘汰。

周一的上午,按照事先的约定,冯一平走进了华纳大楼,准备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

“嗨,冯一平……”

“罗森伯格导演……”

“罗森伯格先生……”

“恭喜你,冯一平……”

从走进大楼的那一刻,遇到的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人,纷纷跟他打招呼,这些人的笑容绝对比马里布海滩上的阳光还要灿烂,比七月的空气还要热情,送上的全是衷心的祝贺,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冯一平对这些人或点头或招手,本身与以往并没有太多不同,如果真要找不同,那就是巨额投资带来的压力,随着首周票房的出炉,彻底烟消云散。

《独立日》已经从激烈的竞争围剿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然,冯一平不会自大到认为这是个人理所当然的成功,团队的合作是电影质量的保证,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是影片宣传推广的关键!

特别是后者,如果有足够优质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他们的庞大平台会激发产品的所有潜力。

即使冯一平也不得不承认,就算是《独立日》这种标准的暑期商业大作,换成二三线的公司去做宣发的话,不说会彻底扑街,但想获得如此成功,那也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嗨,冯一平……”

刚刚走到华纳的新闻厅前,冯一平就看到了杰夫·罗宾诺夫,对方明显是在专门等他,不等冯一平说什么,这位华纳兄弟的高管,就直接给了他一个拥抱。

“我们的破纪录导演来了!”他对周围的人如此说道。

四周响起一片清脆的笑声,簇拥着冯一平走进新闻厅,期间赞叹的话不断出现。

“《独立日》帮华纳将首周末票房纪录重新抢了回来!”

“《侏罗纪公园》的万美元,只不过将《蝙蝠侠归来》的纪录提高了万美元,冯一平却把纪录差距拉到了万美元!”

“影史第一部周末票房破万和万的影片……”

虽然创造了影史纪录,冯一平却没有多少欣喜,如今北美银幕数正在飞速增长,用不了多久,《独立日》就会被后来者踩在脚下。

这边冯一平在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那边职业影评人的专栏几乎吵翻了天。

尽管遭到影评人的猛烈抨击,大批观众仍然涌进电影院观冯一平执导的电影,《独立日》还拿下了创纪录的周末票房,这个事实导致影评人极其恼怒,因为他们的评论被忽视,被绝大多数影迷无视了。

这铁一般的事情证明了一件事,职业影评人远不像他们自以为的那般有影响力,更不像他们叫嚣的那样,对电影业的发展具备指导作用。

或许这些比被观众忽视更可怕,这些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收益,特别是冯一平在《洛杉矶时报》上的专访,直接揭露影评人徒有虚表……

于是,当首周票房出炉后,影评人的攻击终于超出了影片的范畴。

“史上最烂的影片,去电影院看你会想骂人,冯一平·罗森伯格拍的是什么东西!”

“拿镜子自照两个小时,都比冯一平·罗森伯格拍摄的电影好看。”

“不要对剧情有一丝期望,不要带一丁点大脑,不要对动作指导和场景设计抱有任何幻想,这样你就有一定几率在冯一平·罗森伯格式的垃圾电影中坚持下来。”

影评人仿佛像一群被冯一平踩了尾巴的猫,全都炸了毛,冷嘲热讽的专栏评语层出不穷,恨不得为他扣上史上最烂导演的帽子。

这些评论充斥在许多媒体上,想让人忽视都难,只要善加利用,造成社会热点也不是什么难题,华纳和福克斯都是传媒业的翘楚,既然华纳能看清引爆话题的好处,福克斯也不会想不明白其中的关键。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宣传旗下的产品,从而带来更多收益,这是任何商业公司最基本的能力。

“采访顺利吗?”

刚刚离开新闻厅,冯一平就看到了南希·约瑟夫森,耸了耸肩,说道“难不倒我。”

两人拒绝了华纳的挽留,边说着专访的一些内容,边出了华纳大楼,等坐进冯一平的宾利车中,南希才提起了另外的事。

“看今天的报纸了吗?”她问道。

“我感觉我已经成为了影评人公敌。”冯一平不在意的说道。

听到冯一平轻松的口气,南希放下心,说道“福克斯也发来邀请,想要邀请你参与福克斯电视台的晚间脱口秀。”

“你的意见呢?”冯一平看着副驾驶。

“既然不可避免,那就彻底激化,这场争执声势越大,对我们越有好处。”南希想了想,“影评人的恼怒与你在《洛杉矶时报》上的言论未尝没有关系,他们已经涉及到了人身攻击,反击是必须的。”

冯一平点了点头。

南希继续说道“时代周刊的专访最快也要到下个月才能问世,从昨天滑落的票房看,影评人还是对《独立日》造成了一些影响,我们的反击越快越好。”

是的,时代华纳为冯一平准备的是《时代周刊》的封面,这种专访可不会当月就发!

“不止是福克斯的脱口秀,”南希将两份邀约递了过来,“奥普拉的邀请,我刚刚收到。”

对于脱口秀什么的,冯一平了解的不多,却知道奥普拉脱口秀好像世界闻名。

“我建议选择福克斯,放弃奥普拉。”南希的话却出乎他的预料。

“为什么?”冯一平不解。“因为两个节目的受众完全不同。”

这是南希·约瑟夫森给出的答案,接着又为冯一平做了一些简单的解释。

其实,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奥普拉脱口秀的受众与冯一平电影的潜在受众截然不同,前者只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百分之七十甚至更多的观众,都是四十岁以上的家庭主妇,而且以小镇家庭主妇为主,而冯一平的影片呢?

这种快节奏以视觉冲击力为卖点的影片,主要观众就是岁到岁之间的人群,而且绝对以男性为主!就算其中有不少的女影迷,往往也是年轻女孩,而不是家庭主妇。

谁能指望家庭主妇为这样的影片买单?

听完南希解释的话,冯一平马上想到家庭主妇最喜欢什么样电影,爱到死去活来的狗血爱情片。

是的,奥普拉脱口秀非常有名,却不适合每个电影演员或者导演,像冯一平这种风格的导演,除去节目名气本身所能带来的影响力,其实带不来多少好处,至少对现在没有太多益处。

如果有一天,冯一平转型去拍摄家庭主妇类电影,一定会积极联络奥普拉。

冯一平没有随大队人马全美跑通告宣传,但留在洛杉矶同样工作繁忙,独立日假期就在四处奔波中悄悄渡过,《独立日》也在这一天稍稍改变了昨天的下滑趋势,票房迎来了小小的反弹,单日拿到了万美元,不管周围的阻力有多大,影片坚定的向着一亿美元大关迈进。

旧的一天结束,新的一天到来,太阳升起又落下,芝加哥近郊的工作室里,明亮的灯光始终没有熄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照亮罗杰·艾伯特心中的黑暗。

接到经纪人传来的消息,这位影评界的翘楚,打开电视机,换到福克斯频道后,藏在眼镜后面的眼睛,冷冷的看着在节目上大放厥词的那个年轻导演。

“影评人为什么猛烈的攻击我和我的电影?我觉得这后面掩藏了大家可能忽略的一件事,《独立日》到现在影评人综合打分只有分,而抽访的十二万观众的好评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大批观众无视影评人的抨击,纷纷涌入影院观看《独立日》,观众不在乎他们影评的事实,才是影评界发怒的原因。”

罗杰·艾伯特的脸色阴沉,冯一平·罗森伯格完全是在揭他们这个行业的伤疤,而且没有任何停止的意思。

“大家还记不记得七十年代影评界是怎么评价《星球大战》的吗?廉价的娱乐和卢卡斯注定夭折的孩子!结果呢?星球大战成为了全美文化符号之一,用最有力的声音向影评人的抨击做出了回应,碾碎了他们所有的尊严。”

电视机响起了阵阵刺耳的笑声,那是现场观众发出的声音,罗杰·艾伯特面色转冷,当年他就是其中的人之一,而影评界早就有默契的不再提这件事,那个年轻导演却把他们的伤疤又一次摆在了全美观众面前!

“《独立日》虽然比不上《星球大战》,但也不会在影评人的攻击中倒下,首周末票房和观众的高口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其实我想说的只有一点,现在电影业和观众们,根本不用在乎影评人的看法……”

放在办公桌上的手,紧紧握着一只铅笔,罗杰·艾伯特似乎把铅笔当做了脱口秀节目中的年轻导演,恨不得扼住他的咽喉,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影评界出过安德烈·巴赞这样伟大的人物,对电影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当最初那批职业和专业素养都极高的影评人退休后,职业影评界是什么现状?不知道大家看过昨天的报纸没有,影评人的专栏中充斥着对我恶毒的人身攻击,我很奇怪,难道这是他们自诩为具有指导意义的影评?还是说教导全美的观众怎么使用恶毒的词汇骂人?”

罗杰·艾伯特的双眉紧紧皱起,尽管那只是一部分影评人的杰作,却被对方直接扣在了整个影评行业上。

“现在的影评人素质越来越低下,除了吐槽谩骂外,写不出任何有真正见解的影评,自身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都非常差。他们写出来骂人的东西也能叫影评?什么是影评?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手册中写的才是影评,安德烈·巴赞不但提出评论,而且对电影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他不是导演,但他关于电影的理论却指导了电影业的发展。”

电视机中的人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就像是他们肆意攻击《独立日》那样,在铿锵有力的反击。

“真正的影评人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不单是对流行文化了解,对电影的专业理解也要同样深刻。原本,影评应该是一个非常高端的职业,而现在却低端化,混入了很多专业素质非常欠缺的人进去,这些人除了用恶毒和哗众取众的文字博取读者兴趣外一无是处。”

“大家回想一下,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影评人是什么素质?再看看现在,影评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严重下滑,现在哪还看得到好的影评?”

握着铅笔的那只手越来越紧,罗杰·艾伯特发现对方确实是个聪明人,人都是怀旧的,特别是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影迷和业内人士,肯定怀念当初的黄金时代。

冯一平·罗森伯格非常善于利用这一点!

虽然心中难得赞扬了一句,但电视画面上的人明显不打算放过他们。

“现在的影评人大多只会跟风,凡是商业片一律打倒,凡是快节奏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影片就不屑,哪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即便有时候他们的看法是对的,一部影片确实差劲,但让他们提出为什么差劲的时候,他们说的理由真让人大跌眼镜,根本不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素养。”

“他们从来不会针对现象作分析,现在的影评人似乎都在有意隔绝大众,突出自己的高大上,却从来不分析大众为什么对某部电影亲睐有加,凡是大众化的一定嗤之以鼻,从中凸显自己的崇高。”

“影评人在刻意脱离大众彰显自己的存在感,而不会客观分析某部电影为什么如此成功,到底哪儿吸引观众?有什么优点?他们天然就站在观众的对立面!”

听到这直指事实本质的话,罗杰·艾伯特的手蓦然收紧,铅笔的尖头咔一声断裂,脸上浮了一层怒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