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39章 炮弹洗地(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世上风波终未已,江南烟雨正堪眠。”

相比江南的和风细雨,北方逐鹿中原的序幕已经缓缓拉开。

吴国建康、宋府。

宋维超放下手中信件,眉头皱紧陷入沉思。

时隔二十年,又要开始了吗?后唐与后周的覆灭,已经没人记得了吗?想着想着,宋维超脑中出现了当年战场的画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虽是一届文官,但年轻时的宋维超也是能“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的将才;他上过战场做监军,他见过战场的流血无情,也见过战场的豪迈潇洒,他至今都忘不了“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慷慨悲歌。

“哐哐……”

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打断了宋维超的往昔回顾,收拾好桌上散乱的信件,语气平和的说道:“进来!”

进门是一锦袍中年,步伐沉稳且快速,脸上还带着少许焦急之色。

“父亲,康江果然去了文锦殿。”

宋维超点头,示意自己知晓:“看来郑国使者已经找过三殿下了,如果我没料错,三殿下一定是倾向出兵的,北线战事接连吃瘪,三殿下是不会甘心的,明日朝堂太尉一派与三殿下,一定会唆使陛下继续调兵北上,与郑国两面夹击……王新。”

提到王新,宋维超总会有种不真实感,当年那个不到自己大腿的孩子,如今已是一方巨擎,手握数万大军,主宰一方生死。

听到自己侄儿的名字,宋元应也是感慨唏嘘不已,嘴角不时会莫名翘起。

想到自己侄儿现在的处境,宋元应言语焦急的道:“父亲,不能让大王发兵北上,明日朝会我们一定要阻止三殿下带兵淮安府。”

见自己父亲犹豫不决,宋元应继续游说道:“当初驱逐王复离开吴国已经先错一步,我们不能一错在错了父亲,所以这次必须挡下三殿下,确保淮安一线无法发动大规模战事。”

看着宋元应的焦急模样,宋维超冷哼道:“王新尽然敢发兵郑国,就有自己的谋算,需要你在这里着急。”

虽被呵斥,但宋元应却没在乎。

“战场局势顺机万遍,望父亲早做决断。”

呼出一口浊气,宋维超压低声音道:“你去刑部找李尚书,我去和郭将军谈谈,怎么说就不用我教你了,之后在去工部……”

点头应诺后,宋元应试探着问道:“要不让元显去一趟北边,他好久没看到文霆了,近日还总是和我提到,说那小子不孝顺,至今未归。”

想想,宋维超点头道:“行,让他带着佩茹一起去。”

宋家后院,平日里郁郁寡欢的宋佩茹,脸带笑意的嘀咕道:“新儿,为娘好想你,娘来了……”

……

太行山下,泉阳城外。

欢呼声在天穹回荡,数不清的郑国士兵,从城中或军营涌出,他们越过城前壕沟,来到城外的旷野上列阵。

郑军以各军为单位布阵,左翼以机动骑兵为主,右翼则是来援的晋中镇军,中军则是李谷的精锐边军,军阵南北长达数十里,一眼看不到尽头,密集的军旗,迎风猎猎飞舞。

中军位置,李谷眺望东边,他全身披挂,外罩甲袍,骑着一匹健壮的红枣马,身后系着披风,给本就威武的气势又多加一分威严。

各军将领顶盔皮甲居于身后,明晃晃的盔甲与寒光闪闪的兵器,尽显金戈铁马的肃杀。

久居太行山中,李谷早就想挥军平原,今日他终于可以如愿以偿,这种关乎国运的的大战,此战若胜,他将在史书上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军心士气的鼓舞也无以伦比。

看着双方数十万军队集结于此,李谷若是读过高祖的词,一定会豪迈的大喊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蛮兵南下,我汉家儿郎本应先驱逐鞑奴,让我汉家百姓不受蛮兵欺凌,可就在这危难之际王新小儿却是行不义之举夺我忻州,将士们可愿与本将一起诛杀此贼,还我大好河山。”

此话一出,身后的呐喊声由如洪钟,源源不绝!

“愿与将军杀贼!”

……

“好!那就随本将一起杀贼建功!擂鼓!杀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