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72章 武定元年(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明延光元年,大齐武定元年,公元1626年,正月初八日,末代君王延光皇帝朱慈烺于京师皇极殿举行禅位仪式,当日正式下诏宣布退位。

延光皇帝的退位诏书内容如下:

前因逆贼张春谋逆,南省亡命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护国公率大军靖难,两月以来,护国公披棘斩棘,九战九捷,扫荡叛逆。斩获祸首元凶,力挽狂澜于既倒,对社稷有再造之功。

然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叛逆一日不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百姓心理,多倾向护国公,文武百官既倡义于前,开原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权柄禅让护国公。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刘招孙为护国公东阁大学士辽东总兵官兵部尚书大主教,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再造乾坤之能力。与各地士绅百姓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明国两京一十三省、交趾,朝鲜,缅甸等国领土为大齐帝国。予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大齐征服欧罗巴,岂不懿欤!钦此。

延光元年正月初八日

此前数日,护国公三辞三让,群臣固请接受天命,继承大位,然而一直为刘招孙所拒。

正月间,从京师到北直隶。各地祥瑞不断,奇迹一个接着一个发生。从白虹贯日到蛤蟆上街,从荧惑守心到护国公眼皮乱跳。各种祥瑞不一而足,在此也不做赘述,总之天命所归,时也命也,也该刘招孙称帝。

护国公推辞许久,奈何康应乾杨镐等人以死相逼,王二虎更扬言若不顺应天命难保不会再来一次卢沟桥黄袍加身。

护国公权衡利弊,综合分析,为不使百姓再遭兵灾,为让开原事业能继续向前推进,他终于勉强接纳群臣劝进,准备登基称帝。

于是定国号为大齐,史称新齐或东齐(因定都于东半球),废延光年号,改年号为武定,仍定都于北京,册封金虞姬为东后,杨青儿为西后,两后并立,立刘堪为太子,封杨镐为国丈。

刘招孙奉明帝朱慈烺为顺义王,之藩朝鲜济州岛,二岁小皇帝和他皇叔崇祯皇帝朱由校团聚,在遥远的君子之国共享天伦之乐。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护国公称帝后,追随他多年的心腹手下们个个也得到封赏。

康应乾被升为四川巡抚,真正成为封疆大吏,乔一琦继续做他的户部尚书,首辅杨镐兼任兵部尚书,又多了个国丈的称号,裴大虎林宇升为中军卫队主官,章东接替沈炼成为蓑衣卫主官,杨通升为五城兵马司指挥使,民政部门官员亦各有封赏。

新皇帝大肆封赏,当然很多官位都是空头支票,比如吕同知被封为大齐驻澳洲总督。依照当下态势,想要经络澳洲,不知还要等待多久。

武定元年正月初九,武定皇帝第一次早朝,位列两侧的文武官员都换成了开原班底。唯一改变的是,值班御史全部消失不见,新朝新规,御史言官全部被废除。

群臣向武定皇帝贺喜完毕,康应乾出列奏道:

“陛下睿智圣,乾刚独断,然臣闻国无二主,宫无二后,目下共立东西二后,又以懿安皇后之子为太子,臣恐重蹈赵武王沙丘故事……”

刘招孙没想到第一个出来劝谏的会是康应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