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89章 晋江正版(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个念头只在云舟的脑海中隐隐划过,便被罗总冷厉的声音打断了思绪,“既然没有头绪,我回去之后自会仔细审查,也请诸位不要将今日之事宣扬出去。”

此事可谓他的奇耻大辱,平白被骗了几百万不说,还差点损了面子、沦为圈子中的笑柄!

他必然不会放过这个造假之人,哪怕掘地三尺都要将他找出来。

邱老几人立刻保证:“罗总您放心,绝对不会。”

“我以书画协会会长的名义担保,一定会守口如瓶。”

“定然不会透露半分——”

要说是认识多年的朋友嘛,确实不假。

但是生意场上的关系,其中掺杂着各种利益和交集,真真假假。

最重要的是,这次的高仿梅瓶也关系着在场几位专家的名声,自然不会透露分毫。

若要细究,几位专家没有提前鉴定出这是一件赝品,导致这件祭红釉梅瓶作为拍品在宴会上出现,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次的高仿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居然没有一个人辨认出来,放在这些成名已久的专家身上如何不是一种耻辱?!

至于钱总,与罗总属于生意上往来比较密切的,再加上他也在这种宴会上有所受益,没必要趟这趟浑水。

罗总将目光投向云舟,神色复杂难辨。

这个年轻人在发现不对时确实让他心情不虞,可转念一想,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此人在瓶内做了暗记,那早晚都要被发现。

与其后来闹得众人皆知,眼前的情况显然是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做法。

这一切,还多亏了对方。

不得不承认,这个青年的眼力确实厉害。

罗总从杜老爷子手中接过那片印了‘阚’字的碎瓷片,临走时对云舟说了一句,“这次算我欠你一个人情,有事直接打这个私人电话。”

他用签字笔在便签上唰唰写下一串数字,放在桌上,沉着脸离开了房间。

这相当于给了对方一个承诺。

以罗氏在s市的地位,只要不是重大违法犯罪事件,其他的都能摆平。

如果青年打算做生意的话,更是榜上了一棵大树,前景将一片大好。

邵川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费劲心思、不惜捐赠官窑瓷器都没和罗总搭上一句话;而云舟不仅依靠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对方的认可,还得到了最为重要的承诺。

这可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竟然如此之大。

罗总走后,钱总也很快离开,总统套房内只剩下了云舟和几位专家。

邱老等人坐在沙发上深吸一口气,为今日仿造梅瓶的事情狠狠捏了一把汗。

要不是杜老爷子的这位小弟子看出了问题,今后不知要如何收场!

几人看向云舟的眼神彻底变了。

若说之前还半信半疑,现在则是完全信服,竟然能看出他们几个老家伙没看出的疑点,眼力真是绝了!

杜老爷子:“小舟,你是怎么觉出不对的?”

其他几人也围了过来。

云舟笑了笑:“就是一种隐隐的感觉吧,也不是很确定。

所以才在梅瓶里里外外的找了这么久,最后还是不小心泼了热茶上去才发现的。”

虽然这么说,却依然掩盖不了青年的优秀。

直觉也是鉴赏的一部分,先是有了质疑,才有可能发现问题。

更何况,能顶住权威的压力和旁人的嘲讽、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直到最后,这一点难能可贵,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实在令人动容。

邱老想到自己曾怀疑对方作为瓷器修复大师的真实性,脸上顿时有些火辣辣的。

当时也不知怎么想的,相交多年的杜老爷子还能骗他不成?

一切都是源自对青年年龄的偏见。

他们不相信一位仅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既是与他们同坐一席的鉴定师、又能成为知名瓷器修复大师,这简直太过匪夷所思,完全超乎了众人的认知。

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一巴掌。

几人相互对视一眼,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有羞愧、有惊叹、也有怅然,眼前这个面容还稍显稚嫩的年轻人,居然把他们几位在古玩界浸淫数十年的专家都比了下去。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服不行啊。

诸多感叹之后,邱老率先起身,他们还欠对方一句道歉和感谢。

“这次真是多亏了小舟,不然老脸都要丢光了,唉!”

“没错。之前我还质疑你的眼力,如今看来是我们的眼力不行,实在惭愧,必须要道歉。”

“感谢小舟挽回了我们几个的面子,没有让赝品流出宴会,有需要帮忙的地方随时找我。”

面对几位古玩界大佬的致谢,云舟浅浅一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最后能找到证据纯属侥幸。

杜老爷子倒不这么认为。

无论是偶然还是侥幸,事实就是诸位专家包括自己、谁都没看出这件清雍正祭红梅瓶是高仿,只有云舟看了出来。

自己的小徒弟挽救了在场众人的名声,防止赝品流入市场,是极大的功劳。

他笑着看向云舟,心里丝毫没有懊恼,反而与有荣焉。

这是他的徒弟,他的徒弟就是最棒的!

至于那个仿造者,相信凭罗总的能力,一定能把这个人揪出来。

以后别想再扰乱古玩市场。

云舟回去之后一直在想‘阚’这个姓氏,总觉得似乎在哪里听过,却又想不起来。

但毫无疑问,这个人是个技艺超凡的造假高手,造假技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他十分庆幸此人留了暗记,否则他即使知道是赝品,也是没有办法证明的。

很多人不理解这种做法,若是不留暗记的话,岂不是没有人看出来了?

他却能猜到几分。

因为不甘心。

同为行业的顶尖人物,像书画领域的齐白石、徐悲鸿等近现代画家,其造诣和书画作品的价值完全不逊于古代的书画大师。

如齐白石大师的《山水十二条屏》曾创下93亿(加佣金)的拍卖记录,是全球最贵的华国艺术品,无人能够超越。

而像瓷器,在拍卖行创下记录的全都是古陶瓷。

如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元青花人物罐、明成化鸡缸杯等等,近现代瓷器与这些古瓷的价值相差甚远。

当然,近现代也有如王步、何许人这样的陶瓷艺术大师,其作品同样价值不菲,但与古瓷还是无法相比的。

这是瓷器行业的行情,也是稀缺性与历史文化决定的,物以稀为贵。

毕竟珍贵的古瓷存世量稀少,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就像这件清雍正的祭红釉瓷瓶,如果没有底款,那它的价值可能只有几万块,甚至连几万都达不到,与成本相比还亏了许多。

明明技艺已经达到了最高峰,丝毫不逊于雍正时期的官窑工艺,却只是被当做仿品、赝品,制瓷高手本人更是籍籍无名。

于是这些心高气傲的‘大师’不甘心,总会留个印记来证明自己的技艺高超。

实则用错了方法。

若是能在瓷器的画工和釉色上推陈出新,创造出自己风格的话,照样能成为真正的陶瓷艺术大师。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天花板。

虽说近现代书画的天花板比近现代瓷器的天花板高出了数十倍不止,却不是仿造的理由。

仿品终归是仿品,无法成为真品。

乱七八糟想了很多,云舟一看时间,已经接近晚上12点了,匆忙去洗了个澡睡下。

明天是周日,他还要继续修复瓷器。

在云舟准备修复瓷器的时候,冯大师也出现在了工作室。

现在青年的修复技艺越来越高,他除了偶尔指点之外,也会在这里查阅一些古籍,酆都大帝专门为自己心上人准备的。

看到冯大师,云舟有什么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他终于想起来‘阚’这个姓是在哪里听过的了!

冯大师那个做仿品的徒弟,似乎就是姓‘阚’。

不会真的是他吧?

‘无痕修复’技艺没有传承下去是冯大师生前最大的遗憾,他只对云舟提起过一次,所以青年一时没有想起。

云舟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打算告诉对方,“冯大师,昨天我参加宴会的时候,看到了一件清雍正的祭红釉梅瓶,仿得十分逼真”

他将过程简略描述了一下,“等这件瓷瓶摔碎,我们终于看到了那个红色印记中刻的字,是‘阚’字,门+敢的阚。”

冯大师沉默了许久才道:“你已经猜到了吧?他确实是我收的二徒弟。”

云舟‘嗯’了一声,静静地等待着对方开口。

冯大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当时他在纠结传给哪个徒弟的时候,无痕修复技艺已经成熟,两位徒弟也能从他的教导中窥得一二。

可惜大徒弟没有悟性,一点都没察觉出什么,只知道埋头苦干。

二徒弟既嫌麻烦又觉得没有前途,便跟着别人做仿品去了,没想到最后还是用上了他所教导的思路,只是将这个思路用在了仿品上。

可见悟性好也没用,不走正途终究还是断送了前程。

冯大师感叹道:“他离开之后一直没有音信,直到我死的时候也没有出现,没想到刚出手就被你抓到了,可见冥冥中自有定数。

对了,那些碎瓷片你还留着么?”

“有的,我带了两片回来。”

他将碎瓷片递给冯大师,后者查看之后问道:“你觉得他是什么时候将这件瓷器仿造出来的?”

云舟也看过了碎瓷片,加上对做旧的推断:“大约在五六年前吧。”

冯大师点头:“对,五年以上是瓷器做旧最为保险的时间,此时火强色泽早已淡化。

正当他准备出手的时候,你带着无痕修复技艺出现了,他应当是在试探你。”

云舟不由得愣了一下。

冯大师:“若是你看不出来,他以后便可以肆无忌惮的将仿品投向市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