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93(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93章:要种地

头发花白的小脚老太太左手挎着一个竹篮子, 右手牵着一个身材壮实的小男孩。

这祖孙俩正是木行军糖摊子上的老顾客——萧氏和她的孙子李永兵。

老太太人老眼不花,一眼就看到坐在楼下的木行军, 主动打起招呼:“木师傅,可真巧啊,在这儿遇到你,你这是过来找人的?”

尽管木行军寡言少语, 但萧氏经常领着孙子逛公园, 光顾他的糖摊子, 对于木行军的情况,萧氏多多少少也听说了一些, 知道他不住在这附近。

木行军扯扯嘴角, 露出一抹并不自然的笑容, 他老实巴交地说:“我不找人, 就是到处转转, 到处看看, 这边的环境可真好啊!”

说到这里, 木行军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羡慕之色。

“那你可算来对地方了, 我跟你说啊木师傅,咱们这片的环境是真好, 也是我们家敬明争气, 进了省城钢铁厂, 当上技术员,才能分到这么好的房子……”萧氏看木行军的眼神如同在看知己,里面还夹杂着激动和骄傲, 她这会儿也不急着回家做饭了,拉着小孙子坐在水泥花坛上,跟木行军讲述她如今的好生活。

萧氏不是省城本地人,她老家在农村,后来她夫家大哥发达了,一家人也跟着沾了光,搬进城里。可这好日子是过上了,萧氏却并不满意,她不想看别人脸色过活。

好在她儿子争气,考上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国家钢铁厂当技术员。前些年国家搞全民炼钢运动,他儿子可是出了不少风头,把他堂哥都比了下去,总算让她扬眉吐气,挺直腰板子!

要说萧氏还有什么烦心事,那就是她儿媳妇张雪琴了。跟儿子李敬明比起来,张雪琴简直没眼看,家世样貌性格没一样拿得出手,学历也只是初中,工作更是普通,就是成衣厂的普通女工而已。

像所有跟儿媳妇不对付的婆婆一样,萧氏不停抱怨她对张雪琴的不满,木行军静静听着,见李永兵不耐烦,他又拿出麦芽糖哄孩子。

“哎呀木师傅,让你破费了,真是不好意思啊!”见木行军出手大方,萧氏一张脸笑成了菊花,她摸摸小孙子的脑袋,催促道,“小兵呐,还不赶快谢谢木爷爷!”

李永兵在他妈张雪琴面前又混又熊,但在其他人面前却很正常,他含着糖块,口齿不清地说:“谢,谢木爷爷!”

“不谢不谢,也不是啥金贵东西,不值当谢。”木行军将手放在膝盖上,神色有些拘谨,“小兵这么乖,多吃点糖也是应该的。”

“哼,我后妈就不给买,要是她跟木爷爷一样想就好了。”李永兵撅着嘴巴,跟他奶奶告状,“奶奶你可得好好教训教训那个女人,她心真狠啊!”

要不是木行军突然提起,李永兵都快把那件事给忘了,毕竟他当时也算是如愿以偿。这会儿嘴里含着甜滋滋的糖块,李永兵就想趁机多讨点好处,反正他妈斗不过奶奶,最后只能听他奶奶的话。

“还有这事?”萧氏一听小孙子受了委屈,登时就忍不住,也不管有没有外人在场,不管不顾地揭她儿媳妇的短,“当初真是瞎了眼啊,把这么个自私鬼娶进门,害了我儿,现在又害我孙子!家里供她吃供她穿,日常开销不让她掏钱,她挣的工资自个儿拿着,却连糖块都舍不得给我孙子买,这哪儿是亲妈啊,这是后妈!”

“要不是看在她家亲戚众多的份上,我儿子怎么会娶这种女人!”萧氏恨恨说道。

听到这里,木行军神色一动,嘴上却劝道:“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子女的事还是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

萧氏想了又想,还是觉得儿子娶张雪琴这个女人亏了,可这是儿子自己做的决定,说什么张家人多,对自家只有好处没坏处。

可人多又怎样,也没一个成才的,无论是张家还是张雪琴外家都没一个拿得出手的亲戚,最好的就是车间主任、汽车司机,哪儿比得上她儿子李敬明?

“你说的张家,我也听说过,我隔壁邻居就跟他们家是拐着弯的亲戚。”说起张家,稍微住得近些的本地人都知道,张家人能生,特别能生!

张雪琴这一代,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就有九个,她爸兄弟姐妹也有七个,她妈那边更牛,加上同父异母、同母异父,足有十二个兄弟姐妹!

就像萧氏说的,张家亲戚没一个拿得出手的,都是普通人,在各行各业干着最普通的工作。

但是,却不能小看了这些人。

张家亲戚这么多,随便哪个单位,都能从里面找到七弯八拐的亲戚。

像这样的关系网如果运用好了,完全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木行军又跟萧氏说了会儿话,见天色已晚,他就不再多待,跟萧氏祖孙告辞。

回去的时候他没有往原路返回,走的是大路,还特意绕到原来的省政府现在的革委会家属区转了转,顺便看了邵青一眼。

按照萧氏的说法,她儿子比侄儿优秀,毕竟她侄儿没什么能力,现在的工作还是当初散尽家财换来的政治资本。当然,对有能力有野心的人来说,这是政治资本,对无能之人来说,这也就相当于一个护身符吧。

要不是这道护身符,早在几年前,李家就该跟那些丧尽良心的大资本家一样,被抄家,被斗争,最后送到最艰苦的地方进行劳动改造。

可无论如何,侄儿媳妇邵青的优秀却是有目共睹的,张雪琴拍马也赶不上,这让好不容易靠儿子出头的萧氏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呢!

躲在暗处看了邵青几眼,木行军将帽子拉低,匆匆离开。

金秋已过,寒冬将至,田地里一片萧条。

龙江省的冬天很少下雪,但田里也不再适合种粮食,只有地里种了许多耐寒植物,比如土豆、萝卜、豌豆、大蒜、油菜等。

这时候,地里的红薯已经收回家,留一部分当粮食吃,大部分都放进地窖里储藏起来。家里没地窖的,就在后面院子里挖个大坑,直接把红薯埋进去,也能起到储藏作用。

顾家是有地窖的,这个地窖还是顾春来爷爷当年修起来的,里面不仅存放着大堆大堆的红薯,还有好几十个脸盆大小的黄南瓜、木桶大的冬瓜。

除此之外,还腌了两大缸白菜和萝卜干,角落里堆满了从山里捡来的坚果和柚子,这种柚子不像是顾春来从外地带回来的又脆又甜,而是微微带着苦涩。

像稻谷和麦子这样金贵的粮食一般是不放在地窖里的,都是锁在沈树枝房间的粮仓里。说是粮仓,其实就类似于一个放大的木桶,家里分到的粮食一般都是放在这里,被沈树枝锁起来。

今年家里的秋收两个孩子也参与进来,看着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多,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

作为农民的后代,顾瑾玉总算体会到收获粮食时的那种快乐,尽管干活的时候辛苦,但收获时的喜悦却是无与伦比的。

她以前无法理解队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爷爷们对庄稼的热衷,从犁地到播种,中间的浇水锄草、施肥捉虫,没有一样不辛苦,没有一样不费心。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农民对于庄稼的疼爱,丝毫不亚于自己的孩子。甚至有很多男同志,他们伺候庄稼比对自家孩子还要认真细心。

顾瑾玉以前懵懵懂懂,现在自己上手后,却有些懂了。

田地是农民的根,庄稼就是农民的孩子啊!

“狼弟弟,我们也种块地吧,种点你喜欢吃的菜,你想吃什么?”顾瑾玉用手托着下巴,在心里计划着种地的事。

家里肯定是没有地方给他们种的,但顾瑾玉有山谷啊,她还有海岛,完全可以开垦一块地出来,专门种她和魏琳琅想种的庄稼!

“我想吃豌豆苗和油菜,还有红果。”魏琳琅明白顾瑾玉的意思,他也极为赞同。就像他喜欢吃的油菜,一般是吃不到的,因为油菜是经济作物,等来年收了油菜籽,是要拿去收购站换油票的。

还有豌豆苗,是指豌豆开花前的嫩芽,用来炒菜或者煮汤,都是绝佳美味。魏琳琅吃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啦。

但这两样都不能算是蔬菜,至少不能任由他吃,只能偶尔尝个鲜。

至于红果,就是小小的番茄,只有拇指大小,生长在田野间,是一种野生果实。像这种口感酸甜的野果子,也是难得的零食,不仅小孩爱吃,就连大人也拒绝不了它的美味。

在红果苗刚长起来时,沈树枝就拔了几棵,种在后院,到了秋天,红果藤上挂满了红灯笼一样的果子,让魏琳琅大饱口福。

可惜红果都是野生的,要想种植,还得来年开春去地里找找幼苗,将幼苗移植。

顾瑾玉将魏琳琅说的几种植物写下来,记在本子上,她不仅问过魏琳琅,还问了家里其他人,收集大家的意见。

没过几天,她就写满两页纸,都是家人和小伙伴们想吃的蔬菜和水果。当然,她也没有忘记给柏青松和文姝去信,问问两位老师的喜好。

在这期间,两个孩子也没闲着,挨家挨户去换种子。有些种子不适合现在这个季节种,那就先放着,等到了来年再种。

计划好后,顾瑾玉和魏琳琅就等着放假了。

高桥小学属于乡村小学,远离繁华的同时,也远离了一切麻烦。高桥小学的校长是有真材实料的,他不希望家长交钱把孩子送到学校,孩子们却学不到东西。

所以,高桥小学的课程还跟以前一样,只是增加了一些必要的课程,也是为了向上级交差。

期末考试的试卷,也是校长和老师们自己出的题,难易程度都是跟着孩子们的学习进度走的,只要认真听课就能及格。

很显然,校长高估了他的学生。

等考试成绩一出来,校长看着老师们连夜统计出来的成绩,差点被打击得怀疑人生。

“差不多一半的学生没有及格?”校长扶了扶快要从鼻梁上滑下来的眼睛,震惊道,“我是不是看错了?”

因师资力量有限,校长同时兼任好几个年纪的数学老师,他很清楚孩子们的成绩,按道理讲,不该差成这样啊!

“您别光顾着看差的,这不也有好的吗。你看看,一年级的魏琳琅,全是满分,连劳动课都是满分,这孩子还没满五岁呢,真是太优秀了!”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个女知青,性格温柔又不失活泼,因此被安排教一年级。

“还有咱们班的顾瑾玉,这孩子勤奋又努力,还是班长,她也考了满分。”

只是顾瑾玉的满分相对魏琳琅来说,逊色不少。一个是天生聪明,一个是后天努力,两个都是好孩子。

“一年级的成绩普遍不错,薛老师你辛苦了!”对于一年级取得的好成绩,校长其实早有预感。

学校复课后,以前的学生很多都已经长大,可以给家里挣工分了,像这种情况,家长一般是不会让孩子继续回学校念书的。当然,学生自己也不愿意再回去读书。

高桥小学共有五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级,而这个五个年级中,以一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多,差不多有四十个人。

别以为四十个人算少了,要知道其他年级普遍只有十几二十个学生,四年级最少,一共才十三个人。

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以前在学校读过几年书,甚至只念过一两年的,重回学校,好多知识都忘了。按照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应该从一年级重新开始念,但现实并不允许。

“唉,给他们多布置点作业吧,好歹把基础补一补。你们回去后,也好好做个计划,等来年开学,先带着他们复习以前的知识,尽快跟上进度。”校长叹了口气,他现在什么都不求,只希望这批学生能够顺利毕业,考上初中。

校长和老师为这届学生操碎了心,考了满分的顾瑾玉和魏琳琅却欢天喜地回了家。

早在考试前,顾春来就向两个孩子保证过,只要期末考试考好了,今年的压岁钱翻倍,还有额外奖励!

尽管孩子们的私房钱并不少,但谁有会嫌钱少呢?

顾瑾玉挺起小胸脯,牵着魏琳琅的手雄赳赳气昂昂走向合作社。

“妈,我们回来啦!”顾瑾玉熟门熟路来到属于魏淑华的办公室,见里面有客人在,她立马捂住嘴巴,悄悄退出来。

不过她也不担心打扰到魏淑华的正事,如果真有很重要的事要谈,魏淑华肯定会关上门。现在办公室的门都是开着的,肯定没什么大事。

魏淑华这间办公室是从原材料和成品仓库里隔出来的,本来她觉得自己家就在隔壁,也没必要在合作社这边搞个办公室。

但后来合作社打出名气后,前来谈合作和取经的单位就多了起来,虽说客人来得也不是很频繁,一个星期最多来一次,但人家来了总不能往自己家里引吧,那也不太像样。

整个合作社也就仓库稍微安静点,像是个谈事的地方,魏淑华就找人用木板做了一个小隔间,摆上桌椅,看着也是像模像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