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3章 第23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多恰和玛夏的支持下,商队开始按照柴三妙的方法酿酒。

州府前的那句“再等等”,应验了,没过两天,柴三妙就等来了让她凉透心的消息。

那日一早,巴扎里热闹非凡,商户都在宣传仙游观开粥铺救济灾民。

半月前的沙尘暴,席卷岐州全境,眼看到了丰收的秋季,郊外佃农损失惨重,受灾的民众往各县城聚集,找活计,讨一口饭吃。

前来雍城的人数最多。

恰逢仙游观新任监斋履职,立刻打开道观私庄的粮库,应急。

“什么?仙游观新任监斋?是谁?哪里来的?”

阿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拉住隔壁打铁的阿郎,问了半天。

阿郎说:“听说新任监斋自长安来,乃是玄都观女冠……叫什么来着……”

“……柴三妙。”

柴三妙和阿郎同时答出名字。

柴三妙将袍角掖在皮革上,迈步就跑,阿鸳立刻追上去。

旁人问她们去哪里?这么着急。

阿郎耸肩,“可能是去凑热闹,瞧瞧长安来的仙游观监斋吧。”

柴三妙和阿鸳来到仙游观粥铺前,已经被人群阻挡在外圈,灾民成群结队。

粥铺里几口大锅,不停熬煮去壳的粟米。

民众说这是仙游观私田产的救济粮,仙游观的女冠子是慈航大士降世,普度众生。

柴三妙终于见到了人们口中的慈航大士。

仙游观大门前,女冠头戴白玉芙蓉冠,着青荷色道袍,一手持拂尘,站在众道簇拥的中心。

同是豆蔻年华,晃眼一看,让阿鸳都觉得像极了某人,“她是谁?”

人群中有人热心回答:“别瞧女冠年纪轻轻,她可是仙游观新到任的监斋,三妙女冠。”

柴三妙站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恍惚出神。

如果仙游观前的女子是女冠三妙,那么,自己又是谁?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阿鸳捂住嘴,若是如此,玄都观的队伍,以及前来赴任的柴三妙,就此在五丈原上凭空消失。

在旁人眼中,仙游观前“柴三妙”并无不同。

消息出不去,长安城里一概不知。

京畿辖地,遭人劫杀,被人顶替。

有人不想她来岐州,准确地说,是有人不想玄都观所代表的宗正寺的势力,插手岐州。

是谁?

才出火坑,又入泥潭。

她们该怎么办?

“活命。”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柴三妙拉着阿鸳,快步走入喧闹的巴扎,没入人海中。

以阿枝和阿鸳的身份,活下来。

活下来,才有调查真相,揪出凶手的时候。

太清宫,小内侍满头大汗,战战兢兢地回禀上峰,说圣人找不到了。

适才明明跟袁天师在东侧院里下弹棋,一晃眼,人就不见了。

小内侍以为自己会受到责骂,冯少监听后只是拿过他手上的东西,让小内侍哪里凉快去哪里待着,好好反省。

最后,果然在旧书阁里,冯少监寻到了闭目养神的李雘,他轻轻跪下,试探地说:“圣人,岐州新上的折子……”

长安到岐州,算起来,柴三妙已经去了两月有余。

斜靠着凭几的李雘,没有动,“念。”

冯少监将折子打开,折子里岐州马刺史洋洋洒洒写了一堆政绩,将自己讴歌完毕,顺笔提到宗正寺新任的仙游观监斋。

女冠在沙尘暴后开仓救济灾民,赢得唐藩民众交口称赞,并于雍城会见当地祆教萨宝,景教祭司。

岐州新招译语人数名,供监斋差遣。

“马刺史说三妙女冠赢得岐州百姓的心,做的好呀。”冯少监脸上也有喜悦。

李雘睁开眼,让冯少监将仙游观的内容再念一遍。

……

岐州新招译语人数名,供监斋差遣。

李雘的目光落在案几上,冷了几分,粟特语写成的《异域见闻录》纤尘不染,保养甚好。

柴三妙,还需要差遣译语人?

十日后,正在灵州办公的关内道巡察使,被一道圣旨,指去岐州。

注释:

1岐州——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治所在雍,在今陕西凤翔县南,隋改曰扶风郡,唐初复曰岐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