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成套编钟(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

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

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

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

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桉。

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

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

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陈文哲看到的照片上的变种,就十分的引人注目。

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

仔细看其中一张照片,这件编钟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一件大镈钟共65件组成。

这些钟分3层8组,挂在钟架上。

直挂在上层的3组叫钮钟,斜悬在中下层的5组叫甬钟。

其中最小的一个钮钟高204厘米、质量为24千克。

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在照片上有标注。

陈文哲之前制作过铜钟,也想过制作编钟,甚至还认真的研究过。

所以,他知道这些编钟应该都是真品。

因为不是真品,一般做的不会这么专业。

陈文哲一看这些编钟的形态,就知道这些编钟在演奏中能起的作用。

比如钮钟,就能起定调作用。

这一点没法掩饰,因为有的钟个头很大,这样很多细节他都能够通过照片看的十分清楚。

比如最大的一个低音甬钟,高达1534厘米、质量为2036千克。

这就让这全套编钟,总质量在2500千克以上。

可惜的是,钟架已经腐烂的差不多。

但是通过当年挖掘现场的照片来看,钟架是铜木结构的。

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长10米以上,上下3层,高273厘米,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

整套编钟和梁架气势宏大、壮观无比。

演奏时乐队由几个人组成,用6只丁字形木锤敲高、中音,用两根长形棒撞低音。

根据其他考古发现,陈文哲知道,这种编钟中的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

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

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

这么一套编钟,保存的很完整。

可以说,全套编钟上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的都十分精美。

其上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错金铭文,用以标明各钟的发音音调。

由此可见,远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