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回家的路(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京师到铁狮子城不远,但从铁狮子城到朱家集还有距离。

远远的经过了那座著名的铁狮子的时候,朱厚照的心绪突然就有些澎湃了。

说实话,对于回到朱家集他是较为忐忑的。

因为那位爷爷,是从小把他带大的。

记忆中的朱厚照,从小就被爷爷提溜起来习武、练字。

毕竟老朱家四百余年,门口的楹联上可是实实在在的挂着“一门八进士,文武双状元”的。

能有这份殊荣还传承到现在的家族,国内就没有多少个。

老头子虽说是早年参加了各种战争、斗争,可他没出过留过洋,不喝洋墨水的六老太爷依旧恪守着老旧的传统。

大约也是得益于他的这种言传身教,在这种传统之下朱家出的读书人和从军不少,甚至村里哪家没挂上一个“光荣之家”的牌匾,那都不好意思开门见人。

朱家的规矩大,六老太爷就是朱家这份规矩的守护者之一。

于是朱家虽说有往海外开枝散叶的,但无论哪支回来祭祖都得按着老太爷的路数走。

不然大嘴巴子给你抽出去,村里都不叫你呆。

朱家集是个开放,却又相对封闭的村落。

开放,是外面有的朱家集几乎都能找到。

比如小汽车、电视机、电冰箱、酒店、茶楼、饭馆……等等,路也是早就有海外的支脉回来祭祖的时候,就修好的水泥路。

甚至县里还专门开了一条公交线,往返于朱家集。

朱家集每年考出去的大学生乃至留学生也比其他地方多,甚至村里还有几个退休的老学究,没事儿就被大学邀请去讲课。

毕竟是耕读传家,好歹还是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人物的。

可同时朱家集又是以武传世,所以村里也没少身手高超,从部队里退下来的汉子。

说朱家集相对封闭,是因为朱家集几乎自行完成了大部分需求的闭环。

甚至学校里的大部分老师,都是朱家集自己人担当。

偶尔退休在村里的那些老学究们,还去给孩子们讲课,体育老师更是那些退役的老兵。

不仅家传的拳得学,军体拳、擒拿、捕俘术……都练的像模像样,朱厚照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

直至读了高中,他才真正的从朱家集走出去。

但走出去县里,感觉还没村里舒服。

一则存在了数百年的朱家集,早已经规划的十分完备。

村子里几乎都是屋龄数百年的老屋,地上铺设的都是青石板道,村中心有着引入的河水形成的池塘,这池塘还是活水。

暗渠又很好的为村里提供了排水,池塘周边则是修着凉亭、种着垂柳。

高大的祠堂是村里最中心,也是最瞩目的建筑物。

即便是到了现在,村里还跟古时候一般有人值守打更,虽然村里早已经装上了大量的路灯。

环境上就比后来规划起来显得乱糟糟的县城,舒坦多了。

其次物资来说县城跟朱家集差不多,菜、肉什么的还没朱家集自己种的新鲜,也比村里更贵。

朱家集四百多年,很多村里老人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于是各地的美食和饮食习惯也带回来了不少。

这就又形成了一个古怪的情况,就是村里好吃的比县里的都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