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8章 突如其来的发难(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怎么不早点睡,在这儿干等什么?”

“郎君未回,玉儿怎能独睡?”

“看来玉儿离不开郎君的温暖怀抱啊,稍等,郎君沐浴完即来。”

下面的人知道李琩的习惯,每天晚上都备有热水。

李琩匆忙的洗了一下,赶紧出了浴盆,当即一阵寒意袭来,围着几个炉子也没有用。几个侍婢快速的为她擦拭干净,才暖和了一些。

此时,李琩才想明白,为什么李隆基只要在长安期间,一到冬天就移居华清宫,看来就是为了享用华清宫的地暖和温泉。

如无意外,明年年底,李隆基结束了在洛阳就食,回了长安后便会直接住到华清宫,自己也会一起住进华清宫的十六王宅中,明年的冬天应该会好过很多。

令人将火炉搬出几个,否则太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回到床上,看着玉环紧紧扯住的被角,“嘿嘿”一笑,化作狼人,一夜温存,难以自拔!

……

开元二十三年的最后一个早朝,李隆基和一众大臣早早的就到了朝堂,连点卯的卫兵将校都比平时利索了几分,仿佛也期待不用早朝的日子。

几乎所有人都期待着赶紧走个程序,结束了早朝,回去睡个回笼觉,然后开启悠闲的节日生活。

这几年,边境平静,即便偶有战争,也是小打小闹。大唐国内,几乎不见天灾,难得的好年景。连因人口过多而导致常年缺粮的关中都渐渐富足了起来。

从天子到大臣都渐渐自满自足,懈怠了起来,好在有中书令张九龄(宰相)一直压着虚浮的朝廷作风,又有侍中裴耀卿(宰相)鼎力配合,这才使朝廷尚保持着清明严正之像。

这也是为何在几个月后,李林甫陷害了张九龄,致使张九龄罢相,朝堂很快被李林甫掌控的原因之一。

这些人包括皇帝李隆基自身已经滑向堕落的深渊,李林甫看清了形势,顺势而为,因此得居宰相之位十九年。

他能在多疑的李隆基手下干了十九年宰相,是极其了不得的事情。

要知道,开元名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每人也不过居宰相之位四年左右。

一旦到了这个时间,李隆基总会想办法,借机罢了这些人的相位,生怕权势过重、尾大难掉。

而李林甫能干十九年,最大的原因就是顺着皇帝,皇帝说咋办就咋办,并极力引导皇帝奢靡享乐,最终导致李隆基成为了历史上半生明君半生昏君的典范。

此时,这朝堂上一众人的自满自足、贪图享乐之心,张九龄也已经渐渐压不住了。

因此,朝堂这么多大臣也就几人奏事。

张九龄上了一道奏折,“请元正大朝会大赦天下”,这是每年元正大朝会例行的大事,每次都要中书门下研究很长时间,才能定下大赦的范围和人员。

李隆基见并无不妥,门下省也并无异议,便道:“中书省拟诏,用印后,元正大朝会宣发恩旨。”

李林甫上了一道奏折,请旨宴请番邦朝圣使,朝圣使是李林甫给李隆基脸上贴金的称呼,人家自称遣唐使。

对于这事,李隆基比较在意,关乎大唐脸面,关乎他这皇帝脸面,因此大方道:“宴请酒食当足,礼仪完备,需显我大唐威仪为上。”

裴耀卿见此,奏请宴不可奢靡浪费,却被李隆基糊弄了事。

然而李林甫却内心暗乐,奢不奢靡其实他也不在意,在意的是裴耀卿这老家伙又让皇帝不爽了,离他扳倒骑在他头上的张九龄、裴耀卿不远了。

如此几件事毕,大家见再无人奏事,就准备叩别皇帝下朝了。

李隆基也做好了下朝准备,这几日武惠妃魅力突增,研究出了不少花样,让他连着几天没睡好觉,这也是他免去子孙早晨来问安的原因所在。

正准备回去再休息一番。

结果监察御史杨慎矜突然出班奏道:“臣有本奏,臣弹劾寿王李琩,妄自尊大,自比孔圣,以算学乱儒门经义。不学无术,以侍婢比攀儒门七十二贤,不敬前贤,鼓吹算学之力,不敬天地尊威……”

顿时,朝堂哗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