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3章 第23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沈霁离开李穆家时,满脑子都是“赋”跟“楚辞”的关系、辞赋的来源等。李云杳还告诉她,这些知识点只是科举考试题海中的沧海一粟,她若想达到能去考进士的水平,还得好几年。

“你若想放弃,可以趁早。”

李云杳不仅没有劝她坚持,反而劝她放弃。

叛逆的沈霁被她用激将法一激,立马道:“我答应了的事情就会说到做到,才不会轻易放弃呢!”

李云杳勾了勾唇角,也没再管她,捧着自己刚借到的书,美滋滋地看了起来。

沈霁伸长脖子看了眼,发现没看懂,心里顿时有了一点点落差。过了会儿,她问:“贡举要怎么考的?”

她虽然知道每年的八月都有一大群人去参加解试,来年的二月又去参加省试,但是具体的考试事宜,她并不了解。

李云杳诧异她终于开始关心起这件事,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下语言,才用最为浅显的话表达出来:“科举是所有贡举考试的统称,分进士科、明经科与诸科,因你不需要考明经科和诸科,所以我们只讲进士科,余下内容改日再教。”

沈霁点头,跟她无关的考试内容,她才不想了解呢!

“进士科考试又得从地方的解试开始,每年的七月齐聚当地州府的考试地点,八月正式开考,考中者为解举人,于十一月到达开封备考,并且于次年的二月进贡院参加省试,及格者为进士及第。进士科的内容有诗、赋各一首,杂文即论两首,还得帖经二十帖、墨义五道、对策一道。”2

经过刚才李穆的教导,沈霁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赋”,“诗”她也很了解,然而杂文、论是啥,对策又是啥?

她不懂就问,李云杳顿了下,解释道:“杂文也就是论,往往会从经书或史书中出一题,让你根据此题发表你的看法。”3

沈霁一脸惊喜:“我知道,这就是我娘说的议论文!”

李云杳:“……”

阎舒还问她是如何发现其来历的,她回答说,若不是沈霁,她也不会发现沈霁的一些言行举止跟她梦中的那个世界相似。然而她试探过沈霁,后者压根就不知道那个世界的一切,因此她将怀疑的目标放到了抚养沈霁长大的阎舒身上。

若不是她也接触过那个世界,她或许并不会发现阎舒母女的异常,只会归结于她们只是活泼了些。

“若说杂文仅仅是根据一题给出你的看法,那么对策便需要你给出实际的解决办法。考官出一道策问的题,你需要根据朝廷如今的一些政策,结合现今的一些情况,比如最常见的大河决堤的问题,给出你的应对之策。4

“至于帖经,是从经书中选一段,抹去其中几句,让你填上。你可以理解为‘填空题’。墨义则是问答题。”

说完了基本要考的内容,李云杳又说:“进士科之所以被认为含金量最高,是因为它所考的范畴囊括了明经与诸科的一些内容。考题每次贡举都会根据出题的考试官的风格而不同,因此只有多读、多学才能随机应变,不被黜落。”

沈霁有了不祥的预感:“所以要看的书有哪些?”

“不多,也就上千本,数万卷吧!”

沈霁:“……”

要想看完这些书,只怕得住在赵老大的“三馆”(即昭文馆、史馆、集贤院)里,不眠不休地看十数载吧?

她想到李云杳这些年白天读书,夜晚也在读书,便知道李云杳不是在吓唬她的。

要不,她还是选择被杀头吧?

作者有话说:

沈小鸡:我选择原地爆炸。

——

注释:a1赋的四种文体,参考资料为张庆利的《读赋通识》。

234出自《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

b北宋殿试始于973年,文中此时还未出现。

——

感谢在2022-01-0802:12:09~2022-01-0912:24: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八归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昵吗滴瞄鱼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bxhx、不易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leo161瓶;_dykhily_20瓶;言商10瓶;花花世界、小p、阿柠5瓶;毛病、子非鱼2瓶;17622433、轻风吹过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