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7章 访亲(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鸡都好好的关在鸡窝里,结果就在这短短两分钟内,先是大青仗着自己体型小从栅栏缝里钻了进去,张嘴去咬母鸡的尾巴毛,然后是小黑看到大青受了欺负,从栅栏上面跳了进来。

结果自己也是个战五渣,被几只母鸡合起来教做狗。

幸好这几只母鸡性情温顺,连梁衔月来拿鸡蛋都从来没有挨过啄。小黑和大青也就是在肉厚的地方挨了几下啄,又被母鸡的翅膀狠狠扇了几巴掌。

两只狗委屈坏了,都不在院子里玩了,一前一后的跑回家趴在窝里生闷气。

梁衔月跟在后面心里暗暗嘲笑:逞什么能呢,就大青那样,想单挑母鸡,至少也得三个月后,更何况是面对一群母鸡。

不过梁衔月也看出来了,小黑主动冲过来帮忙,虽然最终结果从一只狗挨揍变成了两只狗挨揍,但这种行为是不是代表着小黑已经接受了大青,而且把它当做需要自己保护的小弟了?

希望他们能够相处融洽。

梁衔月吃过饭以后,看了一下现在攒的受精蛋,从几只母鸡开始下蛋那天,他就把所有的受精蛋都挑出来,现在差不多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受精蛋的数量是9个。

梁衔月已经准备让母鸡孵这些受精蛋,受精蛋最多可以储存15天,但是存放一周以后孵化率就会下降不少。而母鸡一次能孵差不多二十枚蛋,虽然梁衔月想再多攒一些,但是又怕影响鸡蛋的孵化率,还是决定现在就开始把受精蛋交给母鸡。

她来到鸡窝,下蛋的三只母鸡里只有一只出现“抱窝”的行为,这次的鸡妈妈就是这只胖胖的、羽毛黄褐相间的母鸡。

梁衔月先拿出两枚普通蛋让这只母鸡试孵,主要是看它是不是真的愿意孵蛋。结果让人满意,胖母鸡果然趴在鸡蛋上,有时还会翻动身下的蛋,确保均匀受热。

看到这一幕,梁衔月赶紧把给这只母鸡准备好的孵化窝拿了出来,是一个浅口的大箩筐,高度不高,母鸡可以轻松的跳进去,里面盘了一圈圈稻草。

梁衔月把孵化筐放到母鸡的旁边里,把受精蛋一个个码在稻草里,趁着这只胖母鸡短暂的出去觅食,把它窝里的试孵蛋没收,把孵化筐放在原本窝的位置。

这只母鸡回来以后,并没有多疑惑自己原来的窝上面多了一个筐,它跳到这些受精蛋上轻轻趴下,身子抖动了两下,两个翅膀散下来,把所有的蛋都拢在身下,趴在窝上一动不动。

大概二十天后,就会有小鸡仔破壳而出。

————

梁家村有几个人从市里回来,给大家讲起最近发生的新鲜事。

“好多人都丢了工作!那些工厂、商场大部分都不营业了,只剩下一些政府指定的店还开着,那些店里都限购,要拿着身份证才能买到东西。而且现在上班,不发工资,改发粮食了!”

听到这话的村民都十分吃惊:“那没工作他们吃什么呀?现在还能买到粮吗,我也想去买些大米囤着。”

到市里看过的村民摇摇头:“大米更是重点限购对象,一天最多能买半斤。”

大家在心里合计了一下,觉得去城里买粮不怎么划算。一次就能买那么点,还不够把车开到市里的油钱,这汽油说不定还比大米值钱多了。

“那现在城里人怎么过,又没工作又没粮食。”村民们听到这一切感觉十分陌生,他们有些难以想象这种倒退,虽然暂时与他们无关,可也让他们受到了深深的冲击。

“有救济粮吃,做好的现成东西,一天可以领一次。”

这是好事啊?有几个人动了心思,也想尝尝救济粮的味道。他们有一种“果然,城里人过得不会太差”的感觉,不用上班就有饭吃,那不比他们辛辛苦苦种地好多了。

“什么嘛!我们也去吃了,那吃的东西要是你去都吃不惯。用玉米面和土豆磨碎烙的饼子,就着没有什么油水的炒大白菜。那玉米面磨得不够细,吃起来扎嗓子,炒大白菜你这一冬天还没吃够?我一看就后悔了,没吃就赶紧回来。”

“没想到有这么一天,我们这些农村的泥腿子也嫌弃城里人的伙食了。”一个上了岁数的老汉感叹道。

这可是个稀奇事。他们虽说吃了单调了点,但是有去年冬天用粮食换的大米白面,吃上一年半载都没问题。地窖里的萝卜白菜都吃腻了也没吃光,偶尔还可以在交易市场上换到些在家里发出来的青菜豆芽,隔三差五还去刘阿婆那里买上一块豆腐吃。

这么看来,他们村里人过得竟然还很不错?

“那当然了,不过我看那些城里人都挺习惯的。好像他们在冬天地下建的那个什么避难所里吃的也是差不多的东西。”

“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冬天他们那不像咱们这有煤和木头烧,当时要是把他们留在家里不管,估计市里都没活人了。”有人压低了声音说道。

“那市里有电吗?要是市里通电了,赶紧把咱们这里冬天坏掉的电线修一修,没电一点都不方便。”梁家村的村民过了一冬天靠蜡烛照明的日子,特别想尽快回到电力时代。

这个去市里的人也专门打听过:“说是煤炭紧张,市里大部分地方也不供电。咱们这只有火力发电厂,也不产煤,要用火车从别的市拉煤来,不过听说铁轨因为洪水和去年的暴雪有部分损坏,要等修完以后才会通。所以这电呐,还得再等等。”

几个村民又争论了几句,主要分歧的地方就在于要过多久生活才会恢复正常,有说现在气候虽然异常,可是天气暖和的快,一年可以多种一茬粮食,粮食一多很快一切都会回到原来的模样,甚至更上一层楼。更多的人还是对过分温暖的天气觉得恐慌,事出反常必有妖,觉得这是在酝酿着更大的祸事,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

甄敏和梁康时驾车一路顺利地来到了甄丽家所在的田家屯,在村口没见到设卡的人,看来这里的确已经解除了军管。

这里看起来也遭遇过小范围的洪水,马路上还有流水冲刷的痕迹。但是家家户户的蔬菜大棚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坏,看来这里的洪水规模比梁家村小上不少。

甄敏两人来到甄丽家附近,正在张望的时候,从一边走来两个穿制服的男人,询问他们的来意。

“这不是甄丽家吗?我是他妹妹,亲妹妹,和我老公一起来看她的。”甄敏有些不知所措地说道。

那两个人倒是很和颜悦色。

“来走亲戚的?那我帮你叫一下她。甄姐现在在大棚里忙。”

“哦,好,谢谢。”甄敏答应一声,用有些奇怪的眼神打量着大姐家附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快,甄丽快步走了过来,一把拉住甄敏的手,领着她进屋去说话。

刚一坐下,甄丽先问了:“我听说你们家那边的洪水不小,怎么样,家里还好吧?”她看了看梁康时身后,没见到梁衔月,又有些急地问道,“月月怎么没来呢?”

“我们都没事,月月留下来看家了。你还没说你家这是怎么了,这阵势怪吓人的。”甄敏低声问道。

甄丽笑了笑:“我这事说来话长,还有些事情人家不让我往外说,我捡能告诉你的说一下吧。”

“天气转暖以后,田家屯就恢复往常的管理,原来守在村口的人也撤了。我们的蔬菜政府也是愿意全收的,但是现在可以自己出去开车送菜,外面的菜价高,有人愿意拿好东西换,一批菜能赚一大笔!

这下就有人看我和薇薇母女两个照看这些大棚,以为我们好欺负,经常来捣乱,想用低价把几个大棚买走。有一次晚上,还让我抓到他们来划棚膜,要不是我听到了动静起来看,大棚恐怕就要让他们毁了!”

甄敏紧张道:“那怎么办?现在能报警了吗?必须得严惩这几个人,否则他们肯定得寸进尺。”两个女人在农村里生活,确实容易被人当做软柿子捏,要是不反击回去,以后这种事就没完没了了。

甄丽安抚地拍拍她的手:“别担心,已经解决了。”

原来就在甄丽和田薇不堪其扰的时候,田薇想起来去年冬天的时候,市里的农业技术研究员到他们田家屯看过,说这里很适合做一个农业基地,想在这里试种什么作物。当时市里还专门派人来询问他们这些家里有蔬菜大棚的人有没有出售大棚的意向。

那时候蔬菜大棚就是个下金蛋的母鸡,谁也不舍得卖掉。再说现在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该收什么作为报酬。收钱吧?眼看着金钱的购买力越来越低,怎么看也不可靠。收粮食?那几个蔬菜大棚卖出去换来的粮食好几年都吃不完,往哪里放、怎么储存都是个问题。

所以当田薇和甄丽提起这事时,甄丽还当场否决掉了:“这蔬菜大棚就是我们将来生活的保障,可不能因为这点事就轻易卖掉。”

结果田薇却说:“蔬菜大棚才不是我们未来的保障,你看现在这样,那些人来捣乱,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们村里的这些人来捣乱,每次都是趁着半夜,一击不中就逃跑,像是苍蝇一样惹人烦,却又无可奈何。就算报警,警察来看过,捣乱的那几个人也没造成严重的后果,不至于把人带走,而且他们咬死了不肯承认,附近也没有监控作为证据。闹到村里,比起甄丽这个外姓的离异女人,当然是本地人更受偏袒,甄丽找过几次,村里也只是敷衍过去。

“那你想怎么办?”甄丽问田薇。

“我想用咱们家的蔬菜大棚,给咱们母女两个换个铁饭碗。”田薇语气坚定地说。那些人为什么欺负他们家?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靠山,两个好欺负的女人而已。

那就找个最硬的靠山。

田薇找到了原来来过他们田家屯的农业技术员,告诉他自己想把家里的两座蔬菜大棚捐给政府,只求政府帮忙安排个不至于饿死的工作。

她的要求听起来一点也不过分,农业技术员向上面请示过以后,不仅答应了他们母女两个的要求,还把不少物资作为补偿赠送给他们。甄丽家的库房现在装满了各种日用品和至少能吃两三年的大米白面。

甄丽把自己的工牌拿给妹妹看,一个很精致的合金牌子,上面写着:甄丽农业技术员(初级)

她眼角眉梢里是藏不住的喜悦:“拿着这种工牌,买那些限购的粮食和日用品额度可以多出一倍,听说这里要是能改造成蔬菜基地以后还会有更好的待遇,像是食堂、员工优惠什么的。每个月的工资不仅够我们母女两个人生活,还能剩下不少。”

这工资不是钱,而是各种可以自选的物资。

甄丽也琢磨了下其中的关窍,两个蔬菜大棚虽然很有价值,但是不至于让上面对他们母女两个格外关照,甚至听说蔬菜大棚常有人搞破坏,还派了两个警卫来巡视。警卫只是临时的,村里人却不知道,只知道甄丽现在攀上了关系,家里都有人保护了,再也不敢随便来挑衅。

甄丽觉得,市里早有把整个田家屯的蔬菜大棚都收拢的打算,可是大家都不打算卖,政府也不能强买强卖,终于遇到她这样带头愿意上交的人,被推出来做榜样了,才格外优待。

甄敏奇怪道:“那现在田家屯除了你们,还有别人把蔬菜大棚捐赠出去吗?”

“也有几个,多是家里的大棚规模不大,而且是外姓人或者家里人口单薄,总受村里人欺负,才像我一样把大棚捐出去。”

甄敏心里有些奇怪,那大姐这带头作用也不是很强,而且政府是打算把这里收拢成蔬菜基地或是粮食种植基地的,现在单是有了大姐家的大棚有什么用,没形成规模,也不方便管理。

其他的村民觉得蔬菜大棚是摇钱树,自然不会因为一个农业研究员的工作心动。

这时,梁康时说道:“那大姐还是在家里这几个大棚里忙活吗?”

“对啊,我还是负责种菜,”甄丽说道,“现在大棚里什么也没种,正在更新设施,安装了各种温控和节水灌溉设备,电路也在改,还要搭一些方便作物生长的架子。那改造过的大棚,我都要不认识了,太高科技了!”

“这是要种什么啊?”甄敏好奇的问道。

“还没定下,好像是要种一些更高产的品种。听说专家们在培育一些蔬菜种子的时候,那些产量很高但是味道没有那么好的品种因为不适合市场需求没有推广,但是现在这个时候,还是人吃饱要紧。我这个大棚应该就是种这些品种的菜。”

梁康时很是赞同:“的确,咱们国家有大量的储备粮,就算气候异常,一年半载出现也不会粮食的严重短缺,但是蔬菜不容易储存,人也不能不摄入蔬菜,所以这些高产的蔬菜能解决很多问题。”

“对,就是这个理。”甄丽能继续在自己家的大棚工作,一连解决了好几个问题,心情大好。“你们在我这多住几天,大姐做好吃的给你们补补!”

————

无人的时候,甄敏和梁康时说起田家屯将来的发展,问道:“你觉得田家屯的这些蔬菜大棚,以后都归到政府的管辖,这事能成吗?”

梁康时琢磨片刻:“你觉得这天灾不断的情况继续下去,光凭几个蔬菜大棚,真能平平安安的发财?”

甄敏沉默,其实冬天的时候,要是没有政府提供电力和煤炭,田家屯的蔬菜大棚根本无法产出蔬菜,那时候双方也算是合作共赢,没什么好说的。可是天气眼看着热起来,这种异常的温暖天气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也不是多难想象。

将来高温、干旱缺水,政府恐怕就顾及不到这些不在他们管理下的蔬菜大棚了,必须得优先保住自己控制的田地才行。到时候蔬菜大棚可就未必像现在这样,能让田家屯的村民们赚得盆满钵满了,怕是让作物正常成熟都做不到。

那时候再学着甄丽捐赠大棚,就未必能得到她这样的待遇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