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5章 第十六回(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后来听闻,两位小王子的母妃其实不想让孩子跟太子离开。

也许是信任不了接触不深的澹台莲州,也许是舍不得孩子去穷乡僻壤吃苦。

昭王说服了他们。

在这时,他竟然破天荒地说出一些听上去颇有道理的话来,问,在自己继位的二十余年间,许多国家离散消亡,能保持住十年的安稳已经很困难了。而他作为一个并不怎么英明的国君,是怎样维持住国家运转,没有崩坍的呢?

后妃止住啼哭。先答,因为有先王;再答,因为有王后;最后答,因为有晏相。

昭王都以摇头来否定。

他说,是也不是,因为昭国人心未散,之前国力虽衰弱,但众人面前还能拧作一股绳。

然后说,要是两位年幼的王子留在王都,他们是可以再享受一段时间的荣华富贵、衣食无忧,可将来呢?

他们以后做不到国君,等他们成年成家以后,我会给他们分封领土。但是地位高却没有功勋,俸禄丰厚却没有劳绩,却拥有丰沃的土地和许多珍宝。

昭王叹了口气,说,你们看,正像他这样,要不是太子回来,昭国怕是已经亡了。

将来太子继位,彼此之间没有深厚的兄弟情谊,也没有任何的功绩,活一世还可以,可他们的子孙后人呢?

等他百年后,两位年幼的王子凭什么在昭国站得住脚?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正因为如此,想把两个孩子送到太子身边历练。要是真的爱孩子,就放开手吧。

再说了,他想归这样想,还不知道太子乐不乐意收下呢。

昭王思量。

两位年幼的王子是他为国家准备的替代品,当时没想到莲州还能回来。但毕竟是他的骨血,不能因为他决心将国家大统交予太子,就直接把两个小的孩子抛开一边全然不管了。

昭王自知不够聪慧,其实并非做国君的好材料,奈何几位哥哥都早死,这才稀里糊涂地轮上了他。

他只知道,家不能散,家人们要团结在一起,才能够让一族兴旺。

就算两个小的不能立功,只要不留在王都,而是放在太子身边,起码也不会遭人利用。

如此一来,国家还能够再继续稳定一阵子。

……

没有骑着马,高高在上地与自己的父亲说话的道理。

澹台莲州翻身下马,先简单行个礼:“父王。”

再去看了一眼两个崽子,他们倒是一点都不觉得可怜委屈,反而期待极了,脸上写满孺慕之情,一见他走近,又起此彼伏地唤起来:“王兄!王兄!”

其实年岁说也不算太小,一个十岁,一个十一岁。

但看着长得都不成熟,还是小孩子模样,一身稚气。

昭王说:“衣食住行的费用也有孤来出,会按时折给你,一直到他们及冠以前,你看怎样?”

澹台莲州不作应答,转头去看,帘缝边上,两个孩子在那探头探脑地偷窥,鬼鬼祟祟,形迹好笑。

澹台莲州忍不住笑了一笑,揭开帘子,问:“路上艰苦,有蛇虫鼠蚁,要风餐露宿,可不是沐春郊游,你们俩真的要跟王兄一起去吗?”

两个孩子张嘴正要回答,澹台莲州打断他们的话,板着脸说:“要是答应了!到时候你们叫苦想回王都,我也不会答应的。”

弟弟们仍回答:“去!”

澹台莲州灿然一笑,说:“好,那我带你们去。”

这时,他才向昭王承诺下来:“我会尽心教导,却不能保证一定成才。”

昭王嘟囔:“总比我好。”

一胖一瘦两个孩子从车上下来,活蹦乱跳地小跑到澹台莲州的面前,问:“王兄,我可以跟兰药一起坐小象车吗?”

澹台莲州说:“那你们不能乱动,听兰药的话,万一摔下来可不是好玩的。”

他们乖巧点头,得到哥哥的批准,高兴得差点蹦起来。

昭王站在一旁,看着澹台莲州挨个把弟弟举起来放到白象的身上,莫名地眼眶湿润了起来。

昭王退开,道:“莲州,一路顺风。”

澹台莲州骑上马。

停下来的冗长车队重新运转起来,走出一段路,他回过头。

昭王还站在路边,高举起手对他挥了挥。

“路上小心!”

他高喊,那张没怎么留下岁月痕迹的脸庞上竟然有了点父亲的模样。

-

澹台莲州与两个弟弟相处得不错。

二王子名辛,三王子名尚,几日下来,兄弟之间的亲密程度比起之前两年积累都要更多,堪称是突飞猛进。

澹台莲州管他们叫“阿辛”和“阿尚”。

他原本就喜欢跟小孩子玩嘛。

可惜的是,回到以后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将要打仗的路上,忙得脚不沾地,没什么悠闲的时间。

阿辛跟阿尚自小就被昭王放在一块儿玩,感情甚好,干什么都喜欢在一起。

他们很少离开过王宫,最远的也不过是在三月三跟着父王去王都的园林里逛一逛。

到了十岁上的年纪,他们愈发地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见了什么都好奇。

每日叽叽喳喳地问王兄问题。

和问父王和母妃不一样,王兄博学多识,不会一问就敷衍,不光能答上来,还时常附赠一个小故事。

王兄带他们去看密林丛树,看巉岩危石,看飞湍瀑流,看山雀飞鸟,看清河游鱼,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以前深居王宫中不曾得见的。

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王兄还带他们去认识士兵们,他们认都认不过来,但是王兄好像谁都认识。

记性可太好了!

他们要是有王兄一半的记性,也不至于总是被夫子教训。

可是,王兄给他们讲文章都比夫子要更有意思。

譬如这日他们的队伍遇见了一个满载而归的渔夫,将他的一篮子鱼都买了下来,给士兵们加餐。

澹台莲州一见这鱼就像是想到了什么,笑了一笑。

胖胖的阿尚最是馋嘴,行军的伙食很普通,他好些日子没吃到好的了,虽然没有抱怨,但听说今天能有鱼肉吃,还是不由地口舌生津,问:“王兄,这鱼叫什么?好吃吗?”

澹台莲州问:“可有背过《逍遥游》?”

阿辛抢答道:“背过!”说着还背了起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万里也……”

澹台莲州笑着听他背。

周围有士兵也在听,起初有人没听见,自这背书的男孩为中心,寂静像涟漪一样扩散开来。

他背完一段。

不知是士兵里的谁,忽然说:“乖乖,这个鲲这么大,一只就够我们所有人吃了吧?”

众人一阵哄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