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八章-儒道(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王林顿了顿又继续道:“其实世间的大部分道法并不冲突,可以选择一条甚至多条走下去。只是在越走越远,登临绝顶之时仅能选择一条,唯独仙道和武道是从最开始就互相冲突的。无论你修行什么道,都可以辅修儒道。”

在王铭和王林的交谈间,二人已经走到了学堂前。王林道:“苏夫子虽然比较呆板,但却是二十多岁就修炼出了儒家正气,而今三十多岁,早已踏足而立境界。虽然他走的不是仙道,但是至少也有七八十年能活。”

王铭敏锐的觉察到了什么:“星辰之力异变后,不修行仙道的都只能活三十岁。你之前不是说……”王林还没有作答,突然书院门口多了一个身形挺立的人,王铭定睛一看,苏夫子来了。

苏夫子回应王铭的问题道:“因为星辰之力于人体而言也属于外道。儒家正气护体不能增寿,但是可以打破不该存在的外力限制。老夫自由自在的活到十岁还是没问题的。”

顿了顿,苏夫子继续解释说:“昔日儒圣开创儒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若是连三十都活不过去,何谈后续?”

看着王铭一脸不解,苏夫子继续解释道:“圣人十五立志学习;三十学有所成,立下人生志向;四十为所立志向奋斗,心不存惑,不为外物所动;五十知道他一生能做到的极限在哪里,此为天命,儒家的天命,不是命星的天命,也并非道家追求的自然规律,而是人生的意义与终极目标。至于耳顺和不逾矩,我暂时难以理解。”

(咳咳,这和正确的翻译背道而驰,想看正确翻译浏览器搜一下就行。但是各人有各人见解,凭什么儒家天命也是“自然规律”?孔夫子一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到头来知天命耳顺不逾矩,成了主流学者口中的发现规律顺、应规律、接受规律、臣服于规律?孔夫子所作所为,是觉得这个世界病了,我孔某人来给世界治病而来,为世界制定规矩而来,而不是逆来顺受的接受现实。虽然孔夫子生前是失败了,但是他一直是一个为理想而战的人。更可贵的是,他知道理想难以实现,也要为之奋斗。

道=天命=自然规律是道家学说,主流学者也经常套用在儒家身上。这点我不太赞同,当然,我啥都不是,但是这不影响我不服啊,呲牙)

(耳顺:充分了解世上有“中人之下”,不屑与之争论。从心所欲不逾矩:以仁礼束身,不逾越我认可的规矩,达到我即仁、礼,我行即规矩的境界。)

王铭听的似懂非懂,问陈夫子:“三十而立和修成儒家正气有关系吗?”

苏夫子黯然道:“如果是五百年前,三十而立是虚指。但是如今,修儒道,三十之前不能踏入而立境界,便只能转修仙道。心志不坚,此生便永远难以踏入而立境。儒家正气发于心,不立下人生志向、坚定信念,纵然修出来儒家正气,也难以持久。”

王铭听完一脸蛋疼:“圣人也才堪堪三十而立,有那么容易超越圣人吗?儒家这是一条绝路吧。”

苏夫子看了王铭一眼:“无路难,开路更难。我们只是站在前贤修好的路上向前罢了,有着万千同行者激励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知人生志向。书院历史上不乏二十以内就修成儒家正气踏足而立境界的。”

就在王铭以为儒家踏入而立并不艰难的时候,王林插嘴道,“如果简单的话,如今整个书院也不至于只有不到十个专修儒道的了。有多少人是浑浑噩噩过一生?立下人生志向并且暗合圣人之道,才能踏入而立境界。当然,你并不需要主修儒道,只需要修出来儒家正气便足够了。”

陈夫子又道:“只是修成儒家正气还是很容易的,难在立下人生之志。你昨天在学堂表现不错啊,来来来,告诉我你都读了哪些书,我好根据你的基础专门辅导你。”

王铭:“不多。也就基础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再加上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苏夫子听着一系列耳熟的作品面部一抽,而王林眼角抽的更加厉害,这些作品都是自己昨天才给儿子的。

苏夫子长吸一口气:“你从小就看这些书吗?”

王铭看了一眼王林道:“说实话就行,苏夫子值得信任。”

王林本想着告诉夫子王铭没学多久,可能也就是每本书稍微翻阅了一下,告诉陈夫子也没啥。

王铭看着老爹都点头了,而且同学们都不在,也就不用担心打击到谁,直接说:“我过目不忘。这些书都是昨天晚上老爹拿过来的。无论是五本武道秘籍,还是六本修仙秘籍,或者三本九州志异,十三本儒家经典,我都记下来了。”

苏夫子用充满怀疑的眼神看了王铭一眼,开始随机提问。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问他某某书第几页是什么内容,后面直接随便说出来上一句让王铭对下一句,从四书到五经王铭对答如流。

王铭回答完苏夫子的问题,突然看到老爹身后的空气蠕动了一下,老苏头的身影显现了出来,直接抓向王铭:“你说的是真的?你过目不忘?这些书都是你一个晚上记下来的?”

王铭:“你可以随便考我,不超出这十三本儒家经典,我绝对能回答上来。”

看着王铭自信的模样,老苏头直接现场掏出来一本《荀子》……

足足十五分钟后,王铭静静的阅读《荀子》,没有人打扰,也没有人离场。随着最后一个字看完,王铭放下《荀子》。八万字开始在他脑海里滚动。摇了摇头驱散轻微的眩晕感,王铭说:“问吧。”

苏老头盘问了三五句,王铭对答如流。然后苏老头便整个人都没了精气神,嘴里叨念着:“原来真的有这种天才啊。”

王铭看到自己好像打击到的苏老头,尝试挽回说:“就没有一种可能,我以前背过《荀子》?”

苏老头瞥了王铭一眼:“老头子我还没有那么脆弱,用不到你安慰。这本《荀子》和外面的传世版本不一样,是书院大成殿内典藏的老古董了。压根不存在提前背的可能。”

王铭撇了撇嘴:“我听说修行仙道到一定境界,灵魂力量大增。再回过头修行儒道,记忆力也会提升很多,像我这种过目不忘不算什么吧。”

苏老头:“兼修仙道儒道的有不少,但如果先修行仙道,便注定了难以在儒道上有所建树。很多儒家经典,只有以凡人的身份才能有所感悟。”

苏老头像看天材地宝一样看着王铭:“你放弃仙道,改修儒道吧。凭借你的过人天赋,再加上老夫亲自教导,未来未必不能踏入儒道第五境,从心所欲不逾矩,儒道修成实力尚在仙道之上。”

王铭一脸无语:“可是圣人也只活了七十三岁。仙道第五境元婴,已经可以长生。我为什么要放着一条大道不走,去走儒道?而且,你确定我们王家那个糟老头不会找你麻烦?”

苏老头:“只要你想修行儒道,你家里那群老头我来搞定。而且我不需要你只修行儒道,只要踏足儒道一定程度,能为苍生打破三十寿元限制就行,之后你修行仙道神道我不过问。”

王铭听的云里雾里,迷惑道:“儒道而立境界可以打破三十寿元限制我也是刚知道,可是如何才能芸芸苍生打破寿元限制?仙道修长生不是更容易打破寿元限制吗?”

苏老解释道:“我们要解决的不是突破凡人寿命极限,生老病死人之常态。星辰异变后,凡人生而寿三十,众生醉心长生,却不解人间红尘,儒道已经彻底没落。踏足儒道第五境界,可为这世间重新定规矩,这便是不逾矩的真谛。”

王铭:“就这?牺牲我自己时间修行前途待定的儒道?你可知王家为我规划的仙道早已定下。且不说拯救世界难不难,我一人长生这世间洪水滔天与我何干?”

苏老头看着王铭人间清醒的样子,叹了口气:“走这条路。如果你失败了,三十岁前没有踏入而立境界,我一身仙道修为送给你。你大限之前没有踏入儒道第五步,我这身修为一样送你。”

王铭直接被震惊到了,元婴大圆满,高手中的高手,自己修行三十年仙道基本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居然可以直接白送给自己。

王铭正处于震惊之中,突然身旁又是一阵扭曲,多了一个老头子。老头朝着王林拱了拱手,对王铭说道:

“老夫书院院长,孟浩。刚才苏副院长说的条件只是一部分,你走儒道,我代表书院,欠你们王家一个人情。”

王铭看着眼前稳赚不赔的买卖,突然大饼综合征犯了:“欠一个人情?能实在点吗?”

刚说出口王铭就后悔了,元婴大圆满修为送自己,已经是血赚,人情什么的当附加赠品就行。

孟浩看了王铭一眼:“你能修成儒家正气,圣人戒尺借给你三十年。”

王林听着这些条件,都想替王铭答应下来了。看到王铭没有同意,直接血压都上来了:“两位别和他一般见识,他就是被我宠坏了不知道天高地厚。这条件我王林答应了,我这就教训教训他。”

王铭:“……”您就这样答应了?道德在哪里?尊严在哪里?底线在哪里?家庭地址……唉不对,刹车刹车。

您怎么谈条件的?不应该再讨价还价拉扯一番吗?

和王铭不同,王林深知这已经是书院能给的最高条件了。元婴大圆满修为不论成败都给,已经是将自身利益置之度外了。而圣人戒尺则是书院传承圣器,也是院长的身份象征,借来三十年,能直接号召书院三十年。这条件不是为王铭个人,而是让他王家没有任何拒绝余地。

就这样,王铭被王林以极其优厚的价格卖给了书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