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024章:考古史上留名(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许婉韵口中的吴荣增老师也是这个时候被派到内蒙去支援内大的。

得知吴老师的故事,苏亦说,“挺遗憾的。”

其实也不遗憾,因为许婉韵随口又跟他说不少关于蒋若是的五铢钱断代方法的事情。

他在资料室拿这本书,都没来得及看,就还回去,结果,转身,她就赠送自己一本,也不知道她怎么弄来的。

不过一想到她父亲曾经是北大教授,苏亦也就释然。

遗憾的是,他没有什么准备,没啥回礼。

许婉韵说,“欠着,到时候,从广东回来,给我带特产就可以。”

这样也行。

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人。

合适当媳妇。

苏亦问,“婉韵姐,明天几点的火车,我送你。”

却没想到许婉韵说,“不用送,凌晨的三点多的,明天中午到。”

苏亦点头。

离开对方的住宿,返回自己的房间。

回到房间,陈飞并不在。

陈飞也是多年未回北京,同样需要拜访不少长辈,这两天,对方也是早出晚归。

苏亦也习惯。

所以也懒得继续返回文史楼阅览室,直接在住宿翻看《洛阳烧沟汉墓》,这是考古所在59年编撰考古报告。

是秦汉考古主要的发掘资料之一。

而主要编撰者就是蒋若是。

这人还是很厉害的。

早年齐鲁大学文史系肄业,然后参加了北大第一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学习。

跟北大的众多师长关系都不错。

而且后来还是著名的古钱币专家,他将考古学方法应用于古钱币研究领域,主编《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又出版《秦汉钱币研究》一书,曾多次荣获中国钱币学会最高学术奖“金泉奖”,在学术界很有影响。

洛阳汉墓研究工作他是总集成,他主持编写的《洛阳烧沟汉墓》,把225座两汉墓葬分为六期,为中原地区的汉墓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年代序列,被中外考古学界称为中国“汉墓编年学研究的第一部著作”。

当为汉代考古的奠基之作,至今仍是全国汉墓研究的标尺和经典。

前世,苏亦对古钱币没啥研究,古钱币在博物馆也见过一些,但都是走马观花,他也不研究秦汉考古。

要不是苏秉琦先生的缘故,他这次都不会细看《洛阳烧沟汉墓》,但现在翻看,才发现这份报告,确实很经典。

苏亦越是翻看这本书,就越觉得蒋若是的牛掰。

这种牛人。

日后,应该是要认识的。

要能拿到签名跟墨宝,最好不过。

这个时候,苏亦也不得不感慨北大学子的幸福。

顶着北大的光环,获取无数优质资源,认识无数行业大佬,最终也会变成行业大佬。

也不知道啥时候,自己会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世没有机会,今生来补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