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6章 武斗开始(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太史越也不是泛泛之辈,只见当时刀剑和鸣,一股无形气浪在擂台上散开。青年手中长剑直刺,使出一招抱剑刺腹,真气涌动,威力不小。红衣女子双刀当下此招,却被震退数步。太史越右脚向前迈步,脚尖内撇朝外,接上左脚一步和右脚并步,右臂高与肩平,左手剑指伸出,剑身横平,一股剑气刺向女子。

“这是太史家族的三才剑法。”一名宗师认出了太史越的剑法。

注意这处擂台的众人一阵喧哗,引得不少人将目光引向此处。

“那女子是何人,竟然敢与太史公子一较高下。”

“是扶风门的二弟子柳玲,虽然是个小门派,由扶风散人建立,才短短二十几年。这弟子也有中阶宗师的水平了,看来这扶风门也有可取之道。”一名知道女子来历的武者回道。

“阁下知道的不少,敢问可知这三才剑法是和剑法?好像很强啊,在下初出江湖不甚了解。”一个愣头愣脑的武者问道。

“哈哈,在下酷爱探索古学,倒也知道这三才剑法。”那名武者详细地讲解了一番。

战国时代的庄子曾说:“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在剑法的研究上,提出了“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的精辟论述。《吴越春秋》中记载了越女擅长击剑的故事,其中越女答越王问剑戟之术的一段话最为精采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则如何?”越女答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似好如,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脱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也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若试之,其验即见。”越女精辟地阐述了动与静、快与慢、攻与守、虚与实、内与外、逆与顺、呼与吸等矛盾的关系把机动灵活,变化莫测,出奇制胜的战术要素讲得非常透彻,鞭辟入里。越女论剑,即为后来内家剑法理论所借鉴。

《秦书·汉中王嬴安自传》载:“余自幼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惟京师为善。柜灵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于京师,河两史阿言皆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之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其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人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甘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一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剿,正截其颡。”从这段记叙中可以看出,嬴安与邓展比剑所采取的避实击虚,指下打上,截人手臂的剑法,为后世内家剑法所吸取。太史家剑法中的三才剑法,亦完全按此原理而创编出对剑的套路。

三才剑法的创建者太史景林先生,早年从儒,壮年从戎,悲歌慷慨有侠士之风。他技艺精绝,结合古书创三才剑法。

三才者,取义天地人,以示其传人仁义并重,剑法奥妙,变化无穷。此套三才剑法,在技法上要求剑走轻灵,避实击虚,刚柔相济,形神兼备,运用时则以静御动,后发先至。其套路结构严谨,攻防含意明确,多年以来,享誉大陆。

擂台上,太史越接连使出侧身平刺、回身抱剑、弓步反刺、并步伏身正劈顶等数招,逼得红衣女子连连后退,柳叶刀法虽也精湛,但不如这堪比镇派剑法的三才剑法。不也会儿,便退下了擂台。

“不愧是三才剑法,短短几招就胜了。”

“是啊,太史公子的剑法练得纯熟,就算是同阶宗师也挡不了几招。”

围观的武者们不少被太史越震慑,有一刻钟都无人敢于挑战。但在场的江湖人也不是平庸之人,都想着其他人先去消耗此人的真气,自己再去收割。然而,真正的高手却不会如此,他们不屑与此。

“在下赤焰盟萧火火,请赐教。”踏上擂台的是一名身背一把巨型大关刀的黑袍青年。两人也不废话,直接开打。

萧火火一身火系真气炙热,再加上大关刀本身力量惊人,竟然将太史越逼得连连后退。但三才剑法乃千年世家太史家族的独门剑法,怎会如此平庸?

只见太史越后撤数步,剑尖飞舞,好似流光闪烁,一剑刺出。萧火火只感觉大关刀被瞬间击中数十次,险些拿不住大关刀。太史越抓住机会,长剑猛攻,天地人三才剑法齐出,如星光点点,剑气如云。

天神神力的萧火火直接将门板大的关刀挡在身前,任他天崩地裂,我自巍然不动。两人在擂台上演绎出了力与技的巅峰之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