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没有了

021(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相传有个作曲家在集中精力思考作一首新曲子,作好后几经修改,总不满意,整天脑海里一直在考虑如何改才能完美,搞得他废寝忘食,衣领胖了一圈。作曲家的妻子见丈夫如此倍受煎熬,心里很是心疼,劝丈夫注意身体,劳逸结合。他那肯听妻劝。妻子见丈夫长时间闷在房间里思考用功,就想让丈夫换换环境,换换脑子,强拉着丈夫陪她去逛商场。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惹不来作曲家的青睐,他麻木地跟在妻子身后走着,妻子和他说话,作曲家不是没听到,就是所答非所问,脑海里满满的全是五线谱。妻子走着心里埋怨着,突然妻子回头不见了丈夫,当她把作曲家找到时,他正在大街上旁若无人的闭目双手在空中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哼哼唧唧地念叨着什么。在作曲家的周围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人们在议论他,说他是疯子,是个神经病。突然,作曲家睁开了双眼拔腿飞奔,他哪还听得见后边妻子的呼唤啊!当妻子怒气冲冲独自回到家时,她听到家里传出了悦耳动听的钢琴声。此刻,她的心伴随着那乐曲,慢慢的平静了。她仿佛从那音符里看到了丈夫的辛勤付出,看到了丈夫的喜悦,悟懂了丈夫所做的一切。作曲家的这首曲子竟成了名曲,多年来人们一直传唱着,演奏着,经久不衰。后来,妻子向丈夫讲述他们一起逛商场的情景,作曲家竟然没有印象,像个听故事的局外人似的,毫不知晓。由于作曲家的执着投入,于是作曲家也有了人们冠于他的,褒贬参半的称呼“半神经”。这称呼随着他那首名曲传扬开来。

传统破译方法大概有这么几种:一是从截获的电文中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二是从敌方报务人员工作失误中突破。三是重乱密码。比如明拍和重用密码、更换密码时新旧密码交替使用等。四是搞到敌方的密码底。五是搞到敌方的密码机。六是敌方机要人员挟密叛逃(和平年代希望很小)。以上一至四项希望值高,最有可能成功,但是成功率低,破译难度大,破译人员多年来前赴后继精力全用在破译工作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工作,希望奇迹能够出现。

密码的形成是靠密码机有序编制的。一个码少则十多个码,多则几十个码循环变换使用(不是随意的变换,而是有规律有序的变换)。从个体讲,一个码编制完成后,顶替它的位置的,下一个码自动跳上来,这样周而复始。编制循环的次数是根据密码保密等级和密码机的性能而定;高级密码(核心机密)是由最先进的密码机来编制。综上所述,密码的编制是有规律可循,破译人员就是要找出其中的规律,规律一旦找到了,那这种密码就告破了,就无密可言了,它也就不为密码了。因为一旦知道了一组原码(底码),就能循规推出整套原码。要想找到原码(底码)需要攻破重重难关,这叫解密,就是剥掉原码外围的层层伪装外衣。原码(底码)的使用是经过一种或多种加密后形成加密后的电文,加密后的电文经过报务员拍发成电码(摩尔斯电码)经电离层反射到对方接收机。接收过来的电码,脱去加密,还原底码,译出电文内容。我们侦听到的电文那是经过加密后,不怕别人截获的电码。因为你不知原码。比如我们侦听到的电文是n,可能n脱密后的底码是y;我们侦听到的是数码4,它的底码可能是0。这就是说你收到的n不是n,4不是4,耳听目睹的东西也不真了,这就是加密的作用。

破译人员,是设法剥掉n和4的伪装外衣,找出其真面目,由真面目推断出整套密码的人。可是,要想找出底码谈何易啊!在破译战线上的老破译者像老黄牛似的,一生辛勤拓荒,耗尽毕生精力,也没能攻破一套密码的,可是不在少数。业内人都晓得,破译难,难以上青天,熬到朱颜改,仍是无功还,难!难!难!破译难!破译是最最不易出成绩的一个行当。一旦哪位同仁破译成功,那他一定是英雄,是功臣,是天才……

破译工作有难度,这正对郭丁同志的脾性。在她看来,难度越大,越能刺激她的干劲和兴趣;难度越大越能激活她的脑细胞迸发出灵感。她决心在破译战线上立业立腕,踏踏实实地干出一番事业。向破译鼻祖曾希圣老局长学习,力争多解密,多破核心机密,为党中央中央军委当好参谋。

郭丁整天埋在截获的电文堆里,咀嚼字母,品尝味儿,分析、对照、查阅资料,冥思苦想,试图想创造奇迹。她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时光流失,可总没见幸运之神光顾她。眼见时顺良、岳辰阳都干出了大事儿,她心里似乎有些着急。郭丁不但是个有主见,而且自控和调整能力极强的人。着急过后,她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方法,主攻方向;面对老前辈们实践中总结积累的,代代相传的工作方法,使她产生了疑问。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工具的更新换代,老工作方法的适用率是多少?是否限制了思想想象?经她多日思考分析,似乎又没有足够的理论剖析置疑的地方。难道是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有误,还没有真正悟到经验的真谛,还是没找准突破口,还是自己的功夫不到,还是……她想得脑子眼疼,感觉头在阵阵发胀…她变了,变得沉默不语了,一连几天她的思想陷入高度集中的思考之中。面对一次次失败,更加激发了她的斗志,她好像是头被激怒了的斗牛。她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有时候,她似乎感到成功对她来说是那么的遥远,有时候她又仿佛觉得成功就在咫尺,唾手可得。她有预感,知道她所作的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可她觉得这成功似乎被一团氤氲罩住了,好似镜中花,水中月,让你可视而不能及。她想来想去,发现罩住成功的那团氤氲,竟然是禁锢了自己,束缚了自己手脚的历史经验说。是它引使自己犯了经验论,在它规划的小圈子里辛勤耕耘,不敢向外拓展,不敢在想象创新的大海里遨游。当然,她也认识到了历史经验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但是,决不能墨守成规,应分析、创造性的应用经验,才能把经验用活,给经验赋予新的生命力。她联想到多少年来大家沿着这些传下来的经验说一路走来,收获甚微,无论如何努力,终未达成功的彼岸,可为什么竟没人站起来大喊一声,改改道寻条新经,非要沿着一条道走到黑呢?她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世上原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她要做一个开拓者,决心大胆地去闯闯荆棘丛生的旷野,寻出一条捷径,为今后的破译者开拓条新途径。她决心很大,信心满满,但如何探索开辟,如何披荆斩棘,她心里没谱。几天来,她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苦思出路。

有首绝句曰:

破译如同陟大山,羊肠小道至巅端。

无灵难见玄机处,有悟循规现密颜。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