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一浪高一浪,大咖突将临…(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一俟决心下定,宁为玉碎,绝不转圜!

事情的结果是,张汝舟恶人得报,被发配边远柳州,二人婚约按律例宣告解除。

但是,李清照也因此被投入大牢,她以失去“自由”为代价,得到了“自由”。

这件事,天下皆惊。

虽然在当时的一位高官翰林学士綦崇礼的倾力斡旋下,她只坐了九天的牢,便被解释出监,但是经此一变,李清照再遇摧残,身心俱疲,更显苍老。

词人老矣!

然而,就是眼前这位向晚老妇,在魏来看来,在天下人看来,却仍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的灵魂始终是熠熠闪光的。这种光芒,足以穿越时间和空间。即便姿容衰颓,皮囊枯朽,那种以天纵才华为底色的神韵气质,永远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姿独具,总能令人在不经意间,便被其折服,一咏而三叹。

易安居士李清照,就是这样风华绝代的人物!

此次,已好久未在公共场合现身的李清照再次出山,全蒙陈家书铺的陈解元老掌柜多次登门诚意相请,这也是陈家的“秘密武器”。

鉴于陈家书铺在一流文人圈子里的上佳口碑,本已打算退隐林泉,倦于世事的李清照才答应将她刚刚编辑修订付梓的巨著《金石录》交于陈家书铺印行,并在此次曝书会上首发。

完成这部《金石录》,可以视为是李清照毕生之宏愿!

李清照十八岁初嫁赵明诚之时,赵明诚还只是一个年轻的太学生。二人生活虽然清贫,但是一对璧人耳鬓厮磨,伉俪情深,琴瑟和鸣。

每月初一和十五,赵明诚从太学告假归家,都要和李清照一起,把衣物拿出去典当,凑出几百文钱,同往北宋东京汴梁的大相国寺,买回些酒果吃食以及历代碑文、拓片等金石之物,归家一起相对展玩,其乐无穷。

一首《减字木兰花》,可以约略窥见李清照这一时期的幸福与快乐——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而另一首千古绝唱《一剪梅》,则生动刻画了李清照在二人分离的日子里,对夫君的殷殷思念之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然而,好景不长,这对神仙眷侣的快乐日子,在历史的巨大涡旋中很快被终结。

靖康之变后的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被迫南渡江宁,生活漂泊而愈发困顿。1129年,赵明诚不幸病逝于建康,李清照痛不欲生。而在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再次颠沛流离于绍兴,在当地人家借宿之时被歹人所窃,数十年来与丈夫苦心收集,视若珍宝的大批金石古卷,一夕之间几乎全部散佚,更令她痛彻心扉万念俱灰。

不幸中的万幸,大概是无知的窃贼认为一大卷写满墨迹的草纸并不值钱,赵明诚和她共同编撰的《金石录》书稿没有丢失,李清照从此一直贴身携带,这部书稿几乎成为她下半生的生命寄托。

如今,她耗尽数十年心血,终于完成了这部旷世巨著,以告亡夫在天之灵,而此书的首发,就选在了今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