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扶太子上位(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周惠王说:“就凭他扣留太子这一点。居心何在?不多说了。你去通知郑伯捷,叫他暗中联络楚国,让楚国对付齐国。去办吧。”

周惠王说完,拿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书信,叫周公孔私下里交给郑文公。周公孔知道周惠王已经拿定了主意,便不再进言。出来后,他即刻派了一个信使,把周惠王的封信送往首止,偷偷交给了郑文公捷。

郑文公接到信,打开竹简一看,其曰:“太子姬郑,忤逆父母,结党营私,不配其位。寡人厌之,欲黜其位,以公子带替之。郑伯三代为上卿,忠勇可信,故有托付。卿若连同楚国,共辅王室,寡人将委以朝廷上卿。”

周惠王在信中又是表彰,又是封官许愿的,郑文公飘飘然了。他对手下大臣说:“我家三代都是朝廷上卿,从祖上郑伯友开始,到武公、庄公,都在替朝廷管事,号令诸侯,莫不服从。尤其是庄公,谁不说他是霸主?可惜庄公之后,国家衰弱。如今,天子又要重用我了。等着瞧吧,郑国的荣耀即将回来。”

郑国大夫孔叔看了信说:“楚国老是打咱们,而齐国总是在帮咱们。打咱们的,主公靠近;帮咱们的,主公远离。危乎哉?”

郑文公说:“此言差矣。郑与齐、楚,跟哪一家不是进贡?附哪一家不是听他们使唤?话又说回来,听天王的,总比听齐侯的要紧吧。”

郑大夫申侯(此申侯非申国之侯)说:“主公言之有理。王命不得不从。咱们假托国内有事,就可以先走。只要一走,管他们定不定盟约。”

郑文公采纳了申侯的意见。他派人放出消息,宣称郑国国内出了事情。然后就不辞而别了。

齐桓公听说郑文公走了,想派人去追。管仲说:“郑伯没那么大胆子。弄不好,这是天王搞的鬼。咱们抓紧订了盟约,先把这要紧的事情办了,再想办法对付他们。”

八月初,齐桓公召集剩下的七个诸侯订了盟约。盟约中特意写入一条:“同尊王室,共辅太子。”

齐、鲁、宋、卫、陈、曹、许七个诸侯对天盟誓,歃血为盟。

首止大会一结束,七国诸侯各自派出一小部分兵车,打着本国旗号,凑成一支联合,护送太子郑回洛邑。一路上大摇大摆,仿佛宣告天下,诸侯们都是太子党。

再说郑文公,他回国后即派申侯联络楚国。楚、齐之间原本就在对抗,所以郑国的请求正合楚国之意。但是这么一来,他就得罪了齐国。此后,郑国就成了风箱里的老鼠。齐国伐之,求救于楚,楚国伐之,求救于齐。

公元前652年,齐桓公又一次打郑国。这一回,楚国没来救援。

郑国人为了解围,有人向郑文公进言:“当年孔叔反对联楚,申侯则鼓动主公背离齐国。主公受了申侯蒙蔽,致使郑国陷于两面夹击之局面。如今,齐国大兵压境,唯有杀申侯,谢罪国人,再向齐侯求和,唯其如此,方能化解危机。”

到这时,郑文公又后悔又无奈,于是杀了申侯,派人入齐军大营向齐侯赔罪,并请求与齐国结盟。齐桓公接受了这个条件。

订立盟约的时候,郑文公不好意思露面,就派了太子公子华代替他去。

公子华与齐国签订了盟约并没有马上回去,而是私下里向齐桓公提了一个请求。他说:“郑国弄到今天这种样子,都因为孔叔、师叔、叔詹三人把持朝政。我爹就信他们的。在首止的时候,我爹之所先走,都是孔叔的主意。此三人,受楚之惠,偏袒楚国。有他们三人在,齐、郑邦交难以长久。如果齐侯能帮我除掉这三个人,我将来继位,一定做您的外臣。”

齐桓公觉得有便宜,便答应了。

管仲听说后,对齐桓公说:“公子华在蒙蔽主公。据我所知,孔叔、师叔、叔詹是郑国有名的贤臣,号称‘三良’。绝不是公子华所谓吃里扒外的小人。”

齐桓公问:“那么,公子华为什么想除掉他们?”

管仲说:“我听说,公子华有一个兄弟,名叫公子兰。郑伯捷喜欢这个小儿子,有意废掉公子华,立公子兰为太子。公子华一直想对付公子兰,就因为有孔叔、师叔、叔詹这三个人在,他不敢动手。”

齐桓公说:“幸亏管相提醒,不然真被公子华蒙蔽了。你派人把公子华的话转给郑伯,让郑伯自己处理。”

公子华满心欢喜的回到郑国,满以为做成了一件大事。不料,一回到郑国就被郑文公扣了起来。经过审问,公子华认了罪。郑文公毫不手软的杀了他。

为这事,郑文公十分感激齐桓公。他派孔叔为使,带着厚礼去见齐桓公,并重新和齐国定了盟约。

公元前652年冬,周惠王驾崩。

来年开春,齐桓公召集鲁、宋、郑、卫、曹、陈、许,加自己共八国诸侯,在曹国的洮城开会,讨论拥立太子郑即位的事情。大会一致赞同齐桓公的意见,拥立太子郑为东周的新天子。

三月初,太子郑祭祀太庙,正式即位,就是周襄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