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十六章 混战不休(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事情正在筹划中,宋庄公的使臣到了。原来,宋庄公又来约齐国去打郑国。

宋庄公的性格跟当年的宋国大司马孔父嘉有点相似,也属于不服输的。屡败屡战,不惜再战。他回到宋国后,又认真的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他认为,上次征战纪国,本来就要胜了,却不料,郑、鲁两国横插了一杠子,这才导致煮熟的鸭子飞了。宋庄公想搞一个更大的联合。他为此下了血本,将以前郑国子突送来的黄金,白银、玉器等等分送给一些诸侯国,鼓动他们一起出兵。

宋国使臣对齐襄公说:“郑伯子突上次帮纪国打了齐国,这件事应该受到惩罚,不然齐国将被诸侯耻笑。宋公冯恰是为了争这口气才决定联合诸侯去讨伐他的。如今卫、陈、蔡三国都答应出兵,只等齐国表态了。”

齐襄公刚刚即位,也想在国际舞台上有所表现,遂答应出兵。就这样,宋庄公拉起了一支由宋、齐、卫、陈、蔡五国组成的联军。

五国联军集结完毕,宋庄公主张选择当年孔父嘉偷袭郑国荥阳的那条小路去进攻郑国。他说:“要想让郑国来不急搞联合,就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最好的办法就是偷袭。当年,宋国大司马孔父嘉就是走这条路偷袭成功的。”

齐、卫、陈、蔡四国诸侯都表示赞同。

公元前698年,五国兵马从宋国边境出发,沿着当年孔父嘉走过的路线偷偷向郑国进发。

郑国果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连丢了三个城。联军在宋队的引导下,直取荥阳。三五天后,便打到了郑国都城荥阳城下。

郑厉公见五国联军势不可挡,心里十分慌张,而自己又想不出办法,情急之下便把统帅权交给了祭足,让祭足想办法退兵。

祭足下令:“只许守,不许攻。违令者,斩。”

这一招很管用,荥阳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长期以来,饱受战火,因而城高墙厚,城内粮草充足,可以长时间坚守。五国兵马远道而来,粮草有限,只宜速战,不宜久留。所以诸侯们天天攻城,结果是城没攻下来,自己倒损失不小。

宋庄公见荥阳城久攻不下,便用了一招“反间计”。他叫人散布谣言,说祭足当年在宋国被扣留期间,宋庄公没有杀他。祭足对此心怀感念,不愿意和宋国作战,故而坚守不出。

这本来是个拙劣的说法,但天下君主都有个通病,他们最听不得谁有二心。郑厉公也同样,他听到消息,便来跑来质问祭足为何只守不攻?

祭足说:“五国人数众多,我们出去肯定吃亏。不如坚守一段时间,等他们粮草耗尽,自然就退了。”

郑厉公说:“我听人说,你不想和宋公作战。”

祭足说:“城外何止一个宋国,就算我不想打宋国,我还可以打别的国家啊。这种话分明是反间计嘛。请主公放心,再坚持几天,他们就不战自退了。”

大将高渠弥叫道:“主公,我请求出战。郑队何曾有过龟缩不出的时候?城下天天叫骂,而我们畏缩不出。这像什么话?”

郑厉公点点头,用眼睛看着祭足。祭足大声呵斥道:“我早有军令在此,敢擅自出战者,斩。高将军,你敢抗命吗?”

高渠弥摄于祭足历来的权威,不敢多说一句,灰溜溜的退下。郑厉公也觉得没面子。但他忍住了气,没有表现出来。不过,他心里觉得祭足权利太大,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他想,现在战事吃紧,先忍了罢。等过了这阵子我肯定收拾你。

时间一天天过去,五国联军攻城不利,粮草开始吃紧,抱怨情绪弥散开来。先是陈、蔡两国想退兵,接着就连齐襄公也觉得再打下去没意思了。

宋庄公一看各路诸侯都心有去意,他知道,这回又没戏了。但是大家都是被他叫来的,就算退兵也要给别人点好处。于是他学起了孔父嘉的办法,派兵四处抢掠。

宋国兵马率先抢劫。其他诸侯国的兵马也有样学样,跟着就四处抢掠。荥阳城外的老百姓遭殃了,不仅粮食、牲畜、物品被抢,就连一些青年男女也被抢了去。

郑国将士眼看敌军抢掠,纷纷要求出战。但祭足就一句话:“谁敢出战,斩。”

五国兵马大肆抢掠两天,觉得实在捞不到便宜了,便拔寨而起,纷纷退去。

郑国这一仗以一对五,死的人也不多,最终逼的五国大军无功而返。当战火熄灭,荥阳城里的军民到才知道祭足的高明,军民们都夸赞说,这都是因为祭大夫英明。如果没有他,不知道要死多少人。祭足的声望陡然上升。

在这一片赞扬声中,只有郑厉公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