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搭救刘洪(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却说英姑离开后,大概一刻钟后,将三姐领了过来。那三名监斩官都识得三郡主,连忙向她叩拜行礼。李智云对三姐道:“姐,您在这儿盯着,我去找阿爸,求他放人!”三姐点头道:“你去吧!”

李智云还是有些不放心。他朝木台子上瞥了一眼,将嘴附到三姐耳旁道:“姐,千万别让他们把人杀了,我可是要娶他女儿当王后的!”三姐笑着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道:“臭小子,有你姐在此,还不放心?”

李智云这才乘马车返回太极宫,闯进武德殿,质问阿爸为什么要杀刘洪?

李渊之所以要杀刘洪,跟一件事有关。据说当年隋文帝杨坚有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十八个男孩撕扯自己的龙袍,“十八子”加在一起不就是“李”吗?当时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名叫《桃李子》的童谣:“桃李子,洪水绕杨山。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伴着这首歌谣的传播,民间开始流传“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这就是“名应图谶”由来。

李渊正好“名应图谶”,只因为杨坚的皇后是他的姨妈,他才逃过了一劫,只是离京外任。而同为关陇李氏家族之一的李金才,却被灭了族。

刘洪当时是隋文帝杨坚的宠臣。李渊后来打听到,正是他向杨坚进谗言,才让杨坚对李氏产生了疑心。

这些年,李渊一直过得胆战心惊,生怕哪一天自己落得跟李金才一样的下场。

在晋阳时,李世民劝父亲起兵,也借用“名应图谶”来说事,说李氏应验图谶,起兵举事则可成就帝业,端坐不动则指日可亡云云……

所以,李渊攻占长安后,马上就想杀了刘洪,以解多年的心头之恨。

李智云让阿爸放了刘洪,可阿爸就是不答应。无奈之下,他使出了绝招,往地上一躺,说你不放了刘洪,我就不起来了!阿爸气得胡子直翘:“混小子,你这是干啥?想威胁阿爸吗?……”

很快,得知消息的阿妈赶了过来。她见李智云赖在地上不起来,便问他为何要救刘洪?李智云本想说要娶他女儿当王后,又觉不妥,只好道:“我遇难之时,他于我有恩!”

于是,阿妈跪到阿爸跟前,哀求道:“王爷,智云也是因为起兵的事才被朝廷捉拿,差点丢了性命!既然刘洪在他遇难时有恩于他,那也算是功过相抵!王爷要成大事,当须有海量!就求王爷宽恕刘洪吧!”

阿妈也是出身于官宦之家,聪慧贤淑,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得都很好。王后还委托她管理后宫之事,她把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可以说是王府的“内当家”,阿爸平日对她也十分敬重。阿妈既已开口,阿爸也不好驳她的面子。

阿爸将阿妈从地上搀扶了起来,扭头对李智云瞪眼道:“混小子,还不快起来?!”李智云听出阿爸的口气似有松动,连忙爬了起来,呆立在一旁。阿爸一瞪眼道:“还不快滚?!”

李智云走出武德殿后,还不放心,躲在殿门外偷听。阿妈离开后,阿爸叫来传令官,道:“去传吾旨,放了刘洪!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褫夺他一切官职,永不叙用!”

李智云这才松了一口气。罢官就罢官,先让刘洪在家休息一段日子,等自己将来封了王,在王府给他找个差事不就行了?

李智云回到东市的时候,传令官也骑马赶到了,传达了唐王的旨令。监斩官立刻下令放人,两名士兵走上前将刘洪拉了起来,解下了他身上的木枷。

三姐见事情已圆满解决,便与英姑一起离开了。李智云走上木台子,与刘瑛莲一起将刘洪搀扶下台阶,乘马车回到刘府。

两人搀扶着刘洪进了厅堂,让他在软榻上坐下。刘洪刚一落座,便要跪下给李智云叩头,以答谢他的救命之恩。李智云连忙将他拉了起来,道:“岳父大人不必如此!快起来!”他说完这句话后,就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在乘人之危?

他悄悄地瞥了刘瑛莲一眼。果然,她羞红了脸,扭过头去。倒是刘洪重新坐下后,拍了拍旁边的软榻道:“贤婿,你也坐下歇歇吧!”

经此一劫,刘洪算是看清楚了,自己以后只能依靠此人了,便顺势应下了这门亲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