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3章 第63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心里的疙瘩解开,她们之间再没什么不能谈论的话题,三月初,春信生日,雪里要带她出去踏青,顺道去郊区的墓园。

本来爸爸妈妈也去,但这个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分成两拨,蒋梦妍和赵诚出去吃饭不带闺女,雪里和春信出去看电影也不买爸妈的票。

雪里在厨房卤鸡腿鸡爪的时候,赵诚摸着渐渐发福的肚子站门口问她,“咱去哪啊,森林公园还是植物园呐。”

蒋梦妍坐在沙发上,冷笑一声,“咱咱的,谁跟你咱啊,人家两口子出去约会,能带你?想什么呢。”

赵诚乐呵呵的,雪里把卤料包扔进砂锅里,“你怎么好意思说我呢?”

上周六雪里带春信出去看电影,路过西餐厅,看见俩人坐在里面有说有笑,她们上去敲玻璃,那时候服务生刚开始上前菜,蒋梦妍隔着玻璃给她们打手势,让她们进去。

雪里还以为是让她们吃饭,带着春信走进去,刚准备入座呢,蒋梦妍翻出钱包一人给塞了一百块钱,“去买东西吃吧,乖。”

春信傻呵呵的,还在那乐,蒋梦妍把套餐送的冰淇淋让店员给她们装了带走,就那样把俩闺女打发了。

后来才知道,那顿西餐两口子吃了两千多,这当妈的可太奸诈了。

雪里卤上肉洗干净手从客厅飘过,“你又不是没老公。”

蒋梦妍哼一声不说话,半小时后雪里出来,发现鸡爪被偷吃四五个。

她又无奈又好笑,“这个家到底谁才是大人啊,偷小孩东西吃这种事你也干得出来!”

蒋梦妍理直气壮,“你哪样不是花我钱,吃几个鸡爪子而已,抬举你。”

雪里有什么办法,只能再切两个土豆扔进去,嘟嘟囔囔,“问她,她说不吃,人家做好了,她馋了,来偷,真是的。”

周六雪里骑车带春信出去,书包里装了野餐垫,几个饭盒,一大瓶水、小鱼网,空塑料瓶,纸巾等。

每年春天,春信都要出去看看花。

她在万物始发的季节出生,曾被时光封存在春花初绽的年纪,当小河里的水化冰涓涓流淌,当枯草地重新冒芽,桃枝缀满花苞,柳条儿迎风款摆,春信也在长大。

墓园在郊外的半山上,雪里推车,春信背着书包在路边采了一朵黄色蒲公英花,跑过来举高,“给官人戴花。”

雪里半蹲让她把花带戴耳朵上,眼中笑意浮动,“什么官人。”

春信说:“西门大官人。”

两人齐声大笑,笑声在干净的沥青路上像玻璃珠一路叮当地滚下去,浅金色的阳光透过稀疏树荫撒下,风也柔柔。

城市里的墓园完全没有乡野坟茔的寂寥感,山路一侧出现座很高的石牌楼,穿过牌楼,从建筑风格古朴的祠堂、便殿旁走过,自行车锁在雨棚下,雪里带她从一侧小路进入深处。

旧时代习俗,未婚早夭的孩子是不能进祖坟的,入土时也不会大操大办,更有甚者,只是草席一卷,破棉被一张,抛于荒野。生辰忌日、清明,中元节更不会专门祭祀。

雪里从妈妈那里听来的,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尽可能少的留下孩子来过这世间的证据,孩子未成年便逝去了,这对父母长辈来说,太过残忍。活着的人才是最受折磨的。

还有种更为浪漫的说法,没有根据,也许只是某位善良的长辈随口一说。早夭的孩子是天地间自由的精灵,不能用棺椁和泥土束缚他们,他们终是要归于四野山林,做回自由自在的快乐小神仙。

如邓奕,如春信这样的小神仙还很许多,三千世界,佛国净土,他们安闲生活在那里。

这里便是太阳的国度,是春信的小世界。

小径通幽,竹林深深,脚下落叶堆叠,春信悠闲甩着手走在前面,嘴里叼一片竹叶,“以前你来得多吗。”

雪里说:“只来过两次,第二次是妈妈把外公外婆也迁来合葬,我跟着来帮忙。”

第一次当然不必问,也不必答。雪里解释:“我始终觉得你还在,只是不在这里,当然也没必要来这里找你。”

坟墓里躺的,不过是小神仙在凡世的躯壳,她的精神和意识早已脱离肉身的苦痛,去往太阳国度。

当然,这是被现在的自己美化过的记忆,当时的雪里怎么可能知道还有另一个小世界在等着她呢。她不想来只是不愿相信春信已经不在了。

墓在高坡上,在一排又一排的松柏之间,每一块墓碑下都埋葬着一个早已远去的灵魂的躯壳。

墓地当然也是有风水讲究的,可连春信自己都不知道她生辰八字,蒋梦妍也没办法给她算,就给她买在山顶上。

山上看得远,有风有雨有太阳。

眼前所见与记忆相同,一样的时间,一样的地方,心境却已大不同。

那时春信躺在四方的小盒子里睡着,此时她就在身边,体温通过掌心明明白白传递。

“在这一排,最高的一排。”雪里指着。

春信点点头,松开她的手,迈上台阶,一个一个看过去,看那些墓碑上刻的字,看上面的照片。

她停在一块小小的墓碑前,“这孩子才八岁,是男孩子,爸爸妈妈一定很伤心,也很爱他,他的墓碑也像玩具一样小。”

雪里“嗯”一声。

春信又弯下腰,“这个老爷爷九十二,五年前……那他现在九十七了。”

雪里说:“高寿。”

春信又想起来一件事,那是上辈子的事,“我记得小时候跟爷爷奶奶去吃酒,办白事主人家会专门定制寿碗,去吃酒的人可以把印了字的碗带回家,意思是沾沾老人的福气,家里好多好多寿碗,八十九十的都有。”

雪里说:“咱家也有。”

春信想起来,小时候住在氧气厂家属楼,确实也领过几个寿碗,虽然故去的老人她大多不认识。

那些碗不常用,收在柜子最底层,搬家的时候也没带过来。传统喜丧文化像那些碗被一起丢掉了。

“感觉还挺有意思。”春信说:“自己来给自己上坟。”

多稀罕,头一个呢,真应了那句老话,人活着什么事都能遇见。

春信又想起雪里跟她说的,还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排队等着她呢,她觉出活着的一点好来,活着可真不赖。这种时候,想到上学和写作业都没那么烦人了。

“也亏得今天出太阳,要是下雨,气氛就不太好。”春信回头,“你可别哭。”

雪里摇头,长长吸了口气,再慢慢吐出来,平复了。春信不让哭。

出乎意料的是,春信原先呆那块地方,是空的。她们以为这地方应该已经换人,还准备了一束栀子花,用报纸包着装在书包里。

“确定是这里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