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私传军令(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韩山虎扭头道:“剑儿,你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李剑一呲牙:“师父,这还不简单啊,肯定是有人怕粮草被烧以致贻误军机才这么做的。之所以不敢在凤鸣城征粮而是来这里,那是因为凤鸣城的守将是您亲自指派的张琪,此人指挥不动,而且也怕他识破假的军令,所以才把主意打到了砀山县头上。您别忘了,大军私下征集军粮可是大事啊,也许不止砀山,周边的几个郡县可能也是一样。”

韩山虎听完怒道:“王旭好大的胆子,连这种事都做的出来,仗着自己的身份胡作非为。吴荣,你先在此替我安抚乡民并做好善后,明日到砀山与我会合,我与剑儿连夜启程,现在就去砀山县衙一趟!”

李剑连忙拦阻道:“师父,您老人家别急,事情都发生这么长时间了,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再说,王旭也好,砀山县尉也罢,都跑不了,我们早晚会找他们算账。只是您不想知道我们为何能发现这些乡民,并把他们带回来的吗?”

李剑的话让韩山虎把目光转到了陆尧身上:“前日右将军董刚率军经过,你为何不将此事告知于他?还有,更早一些时候,副元帅郭克奴率大军班师,你也可以将此事说于他听,郭帅自然会替你做主。”

陆尧扑通跪倒道:“老国公,小人其实找过郭帅的,是他告诉我您还在凤鸣未曾动身,我这才继续等您的。前日那位将军虽然也在芙蓉镇打尖,可我看那将军勇猛有余,智谋就那个什么了,他真要是不分青红皂白起兵征剿,那可就坏了大事。”

“你就不怕我到时直接穿镇而过,白等一场?或者我当即调兵剿灭这群百姓?”

“老国公,从凤鸣到此五十多里,中间又无其他村镇,您一路鞍马,到了此地要是不歇息一下有些说不过去吧。再说,大军交战之地突然冒出一股土匪,这本身就很不正常,所以我认为以大帅的眼界,怎么能看不出其中的蹊跷呢,您说对吧?”

韩山虎听罢扭头看了看李剑:“你又有什么鬼主意?”

“师父,您和我说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让我有机会找几个可用之才当作帮手,您看这个陆尧怎么样啊?做不了别的,做个师爷出个主意应该还是可以的吧。陆尧,愿不愿意跟着我干啊?虽然钱财可能没有你开酒楼多,可好歹不说也是份正经差事,如果乐意的话就给你几天时间把酒楼盘出去到京城找我。”

砀山县尉耿忠这几天也在发愁,现在的他有两个棘手问题,一个是大牢里关着的以及逃跑的百姓,一个是粮仓里堆着的粮食。想起这事他的头就疼,因为就在半月前,督粮官王旭派了几名军卒快马来到县衙,说是前方粮草被烧,军中缺粮,他们奉大帅韩山虎的口谕,让砀山县十日内务必凑起五万石粮食运往前线。

耿忠一听这话顿时傻眼,五万石粮食不是小数,几乎是整个砀山一年的赋税,最要命的是今年的军粮刚启运不久,这一下又来要粮食,可怎么办?只是由于事态紧急,来人催的又紧,情急之下的耿忠来不及多想,就硬着头皮重新收缴粮食。

只是耿忠怎么也没想到这事刚开始就遇到了麻烦,边境上最先开始收粮的几个村子一听几乎要把当年收成全部上交,当时就不干了。又加上这几个村子的人与燕地百姓通婚已久,民风彪悍,所以就演化成了数百村民与衙役的持械对峙的场面。

一边是军士催收,一边是百姓拒交,左右为难的耿忠最后决定吓唬下众人,就给他们扣了顶通匪的帽子。可谁也没想到前来催粮的军士竟然直接调来了一百地方守军抓人,结果这一下子就乱了套,数百百姓有的被抓,有的逃进了深山,还有的实在没办法便把家里的粮食全部上交。

有了这个颇具威慑力的开头,后面的军粮征缴容易了许多,可等耿忠好不容易在期限内凑齐了五万石粮食,那些催粮的军卒却不告而别,这让他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前方捷报已经传来,说仗打完了,大军已经准备班师,粮食不要了,于是耿忠一下子就傻在了那里。

最近几天越想越觉得不对的耿忠本想先把大牢里的人放了,再去山里把逃走的百姓找回来,可刚躺下差役就来砸门说护国公韩山虎到了。

听完耿忠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完,韩山虎一脸阴沉:“耿县尉,你难道就不知道临时征调军粮必须要持本帅的手谕吗?”

耿忠无奈道:“老国公,我当然知道,可大韩有法令,如果战事吃紧,可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保证大军粮草供应。再加上当时传令士卒说我军已经与大燕血战几天几夜,您老人家身先士卒,根本抽不出身颁发手谕,这才直接传口谕征粮,这都是那几名军士亲口所说,听到此话的可不止我一人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