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三节 揣测天心(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天下人不会相信鳞王会谋逆,诸王侯也不会相信鳞王敢谋逆。那么只有秽乱后宫一条可以治鳞王的罪了,这也是街头巷尾小民喜闻乐见的那种传闻,可以快速败坏鳞王的道义形象。”

“具体方案呢?”

“首先,帝后先以征求鳞王之子与其女联姻意见的名义诏鳞王入京。”

“嗯,我要是鳞王也不得不奉诏。”

“义帝恰巧在此时出巡,就是要给此事制造机会,也是要留出事后回旋的余地。鳞王入宫后,帝后肯定会赐宴款待,等鳞王酒过三巡,即令人拿下。”

“若坚持不肯就宴,恐怕就要以冲撞帝后的罪名暂扣了。”建鸿羽思索道。

“再以非正式的渠道将消息散播出去,然后静观天下局势变化。此时,鳞王势力肯定不敢轻举妄动。若您与并州王一人举事,便令另一人讨之,朝廷则坐收渔翁之利。若另一人不奉诏或两人同时举事,则动员天下共讨之。义帝出巡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借此调动部署,随时可以转为御驾亲征。在这一点上,帝族是同心同德的。”

“是的,所以我也只有对不起钟甘兄了。”建鸿羽仿佛觉得说多了,立刻收住了话风。

陆邦籍似乎没有察觉到这点微妙的尴尬,仍然侃侃而谈,“若您与并州王均按兵不动,朝廷反而较为被动。”

建鸿羽一言不发的看着陆邦籍。陆邦籍继续说道,“秽乱后宫这事吧,若坐实了,帝后便不愿或是不会声张,自然不可能处置鳞王。若是未遂,又成捕风捉影,难塞天下悠悠之口莫须有的质疑,也无法处置鳞王。”

“那朝廷的预案呢?”

“若真出现这种局面,义帝便班师回京,予以斡旋调和。建议鳞王名分不变,但与后兄扬州王对调封国。这样,明面上看,只是一次人事调整,鳞王得以体面的下台。暗地里,后党实力增强一成,鳞王实力削弱一成,丝毫不露痕迹。削藩之事,兵不血刃的就推进了一大步。”

“帝后倒是有动力出头,但这一罪名诸王侯就不会质疑了吗?”

“谁会质疑?帝党后党会么?鳞王能么?您敢么?并州王倒是质疑了,但结局令人扼腕。”

“言之有理,无可辩驳。”

“帝党希望削藩,后党得了实惠,其他人无力反对。鳞王受制于人,又被拿了短处,只得认栽。而且朝廷肯定会等鳞王之子与扬州王对调完成之后,才放鳞王就藩。此时,木已成舟,可怜鳞王一世英雄,也会回天乏力了。”陆邦籍顿了顿,显然想等等建鸿羽的反应。但是,建鸿羽却毫无反应,只是抬着头呆呆的望着帐顶,好像想什么出了神。

陆邦籍只好舔舔嘴唇,继续说下去,“要是并州王等到鳞王就藩后,咱们三家由鳞王领头,共谋进退,形势兴许会稍好些。所以我说他过于憨直了,其实也就是不智。”

“那些都只能是假若了。你还是说一下现在这种情况,局势会向何方发展吧?”建鸿羽猛的插话道。

“我想天下没有人能料到,您能够在几乎不损伤两方实力的情况下,快速斩首并州势力,包括义帝。现在,我们接管并州王所有的地盘和兵马已成既定事实,朝廷也只能予以认可了。”

“那朝廷将如何封赏于我?”

“我估计会封受您接任并州王,统领并幽两州。”

“那是我应得的,这回也不由得他们不给了。倒是,有没有可能封我一字王?”

“您还在执着于山鬼的谶语?我得说几句逆耳忠言。”

“但说无妨。”

“我觉得不会。一位一字王、两位二字王、三位列侯是朝廷明发规制,不会为您增设。况且一位一字王已使义帝如芒在背,断不会自寻烦恼。”

“明发规制就不能改了?就不会设两个一字王相互制约?”

“明发规制用以约束天下,而非约束朝廷。朝廷能发,自然也能改,不过朝廷不想改。两强并驾齐驱、相互制约的前提是,朝廷对两方仍有封赏余地。但是,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宠至极、无可复加。赏无可赏,凭何牵引争斗,形成制约?两位一字王,只会对朝廷造成更大威胁。”

“那有无可能左迁鳞王,右擢于我?”

“我认为也不会。处分鳞王对外得有可昭告天下的罪名,对内要有可以说服诸王侯的理由。再说封您为二字王已是右擢,朝廷怎么可能才去其狼,又引其虎?”

“那有没有可能顺升后兄为一字王?”

“可能性也不大。后党可得一成兵马之实利,义帝不必急于再以名分施恩,再说义帝也未必乐于见到一个后党的一字并肩王出现。”

“那有无可能虚悬一字王之位?”

“虚悬一字王之位,可以牵引两位二字王争宠效忠,朝廷当然愿意。但难点还在鳞王的处置,这样势必要降鳞王为列侯。说实话,连降鳞王一级的罪名,我都想不出来,更加想象不出连降两级的合理借口。”说完,陆邦籍又坐回到蒲团上。

“我也想不出能用以降级的罪名来,要治鳞王只能治死罪。”

“秽乱后宫即使可以昭告天下,如何可使鳞王旧部与您心服?鳞王若真好色,天下美女多的是,怎会对一半老徐娘求之若渴?再说,鳞王若是如此不智,又怎能得到今日的地位?”

“我觉得这个罪名,还是有可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