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1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首发(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起初,温如瑾并不想要登基当皇帝,他还想着要拖一拖。

然而拖字诀没能生效,在长孙元正智慧的眼神下直接消弭了。

威武高大的美髯公抚着自己梳理得整整齐齐的胡子,促狭地看着眼前请他登基为开国皇帝的青年:“虎子啊,你老实告诉为父,你是真心想把这开国的盛名都给你父亲我呢,还是你只是自己懒,想让为父多给你顶几年?”

“!”

温如瑾:居然被你看穿了!是我脸上表现得太明显了吗?是我看着不像一个大孝子吗?

确实,温如瑾根本不在乎什么开国皇帝千古一帝如此如此的虚名,他只想叫长孙元正再给他顶住几年,比起立刻登基当皇帝,当然还是让你已经“成了钢”的父亲多多劳心劳力,处理好更多的事情更划算。

“你有孝心了,为父知道你是这天底下第一大孝子。”

这话听着像是讽刺,但是又不太好反驳。

长孙元正暗暗地怼了温如瑾一下,就哈哈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只是为父年事已高,有心无力,这皇位,还是叫吾儿第一个坐上去!”

温如瑾不吃他这一套:“年事已高?父亲,您上上个月还和我一同激|情剿匪。”

长孙元正一点也没被拆穿的尴尬,含笑道:“虎子啊,为父和你说句实话,为父这一生最正确的抉择,便是收了你为义子,我本无逐鹿之心,只想保全妻女属下,如今……为父心已满足。”

他很满足了,本就无问鼎中原的野心,苦思冥想的都是自己的身后事,如今这般情况,早就是意外的惊喜,长孙元正甚至觉得自己满足到即刻就死去,也不会有任何遗憾。

“为父年少时,与你母亲春游,曾言要带她看遍万里山河。”长孙元正笑着摸了摸温如瑾的后脑勺,“后来九王之乱,大冀颠覆,约定就此破灭,如今天下初定,为父留下来再帮你几年,过后还是趁着身子骨还能动弹,带你母亲四处走走吧。”

石氏不知何时,从大殿的里门进来了,她广袖云袍,款款而来:“如此甚好,也叫我们好好替虎儿看看他的锦绣山川。”

话已至此,温如瑾又能如何?大孝子当然要听父母的话呀!

于是,他只好“勉为其难”地龙袍加身,登向那个古往今来令无数人梦寐渴求的——龙椅。

温如瑾登基后,所有人都等着他的第一举动。

此时虽他已在长安登基为皇,但是仍有数位大将无法赶回长安,反是在边疆警惕外敌,其中就包括虎视眈眈望着柳东半岛的任云琼。

此时季明诚与风和颂等人,最怕的就是温如瑾直接召回大将,并派自己的心腹去接替,玩那一招“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套路。

不过,他们想多了,害怕昔日追随者功高盖主的皇帝,无非就是心底里多多少少没底气罢了,自己知道自己有几分本事,更知道那些追随者又有多少分本事,两者相较之,己方气焰反而更弱,一将反,还需其他大将拥护才能平反,故而心中忧虑。

又兼之担心自己死后,接任的后代震慑不住这些昔日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大将谋臣,故而才会害怕功高盖主,选择痛下杀手。

但是这一套在温如瑾这里玩不转:

首先,温如瑾的底气太足太足太足了,他根本无需害怕任何人反他,有人反他他自己就能压下去,而不需要求助其他大将又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其次,这批人马拢共可以分为两拨,一拨是长孙元正固有的势力,长孙元正本人已经下定决定要帮温如瑾巩固好一切才会退去游乐天下;第二拨就是温如瑾自己中途不断收复在手中的势力,要是自己收回来的自己都控制不住,那温如瑾可以直接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最后,也是最最最重要的一点,青年天子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就不信了,这群老家伙还有人能活得过他!?

于是,没有什么急招回长安,也没有派人监视这些已经心生警惕的大将,反而是派人新盖了两座举世瞩目的楼阁——金甲阁与羽扇阁。

温如瑾使人请了当世最著名的画师,将自己麾下助力他一统天下、建立大旭政权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员大将的容貌给画了出来,并请书法大家在画像的留白处,以最精炼的语言,阐述他们的赫赫战功。

这二十八人包括:任云琼,李峰隆,薛青掣,郭星津,刘博奇等等。

为令历史与百姓铭记他们的姓名,熟知他们的功勋,这些画像都挂在了金甲阁。此二十八人可谓是当世天下最能打的将领,时称为“金甲廿八宿”,也就是后人史书记录的,令无数军事迷狂热的——“金甲二十八将”。

为纪念为他殚精竭虑的文臣谋士,温如瑾另外命画师在羽扇阁内描绘了十二位位功臣的画像。

这十二文臣谋士包括:云珠子,风和颂,季明诚,张怀奇等等。

此十二人就是当世最杰出的文臣谋士,史称“羽扇阁十二功臣”。

无论是“金甲二十八将”还是“羽扇阁十二功臣”,温如瑾都令史官详尽地记录他们的生平,为他们单独立传,以免后世遗忘了他们今日的光芒万丈。

此一举,天下震惊无比的同时,又感动至极,据说缩小版的画像送到各个大将手中的时候,这些个年过半百,甚至可能熬不过几年的将领们,各个当场痛哭。

尚未回到长安的云珠子,看着快马加鞭送到了她手中的画像——画像中的女子纶巾鹤氅,手握羽扇,眸似有神。

女子微微一笑:“我听闻,这只是照着画的小像,挂在羽扇阁的画像,有真人那般大?”

齐七摇头,他并不知晓羽扇阁挂着的画像有多大。

“罢了,”云珠子满意地将小像收好,“我早晚能回去亲眼看的,更何况……我排在了风和颂的前边,哈哈哈哈哈。”

同样收到了画像的任云琼爽得仰天大笑,她不能不乐呵,金甲二十八:)大将中,唯有她一人是女子,而且,她还排在了所有男人的前边……

任云琼笑着笑着,眼泪都笑出来了。

除了专门盖阁楼铭记这些最杰出的文武大臣以外,温如瑾又另外命人撰写《大旭能人志士传》。

《大旭能人志士传》和格外罗列出来的“金甲二十八将”“羽扇阁十二功臣”不一样,它打一开始就不限量,是的,名额不限量,可以无限地增加。

因为《大旭能人志士传》下边分了几十个纲目,有“医者”“农家”“治水”“工匠”“行商”等等,记录的是三百六十行中能力抵达了当世数一数二的能人志士们,书中不仅会写他们的生平,也会简明扼要地记录他们的功劳,给天下做出的贡献,并介绍他们相关方面的著书与文章。

这其中就包括了理政能力见长,甚至改良了统计法的长孙姐妹,行走天下的、包括了扬州石氏在内四大商贾世家,农家的寇怀准,治水的张启阁,提纯了青霉素的陈钟偈以及很多当世的名医,甚至是武力高强的阿旗阿贞……

这些各行各业的人才,可以一代一代地书写进去。

温如瑾不吝啬于以最华丽最悠长的骈四俪六的诗词歌赋去记录与赞美这些为他出生入死的人,温如瑾不惧怕于叫后人知道这些人是如何的惊才绝艳,风华绝代。

怕什么后人觉得他们太有魅力,遮挡住了主公的光芒?

能将如此妙绝一时,绝世无双的各行各业所有人才尽数包圆了的人,才是气焰最盛、能力最强的人。

温如瑾自此可以含笑道一声:“天下英才,尽入吾彀。”

旭高祖是个能人,旭高祖是个妙人,旭高祖是个神人……

他的一生,可歌可泣。

能挖掘的点太多太多,以至于后人再提起他,问及此人何处最有魅力时,被问者却难以回答,支支吾吾到最后,只好无奈地叹一口气:“我觉得,他除了性|冷|淡,长相普通不是什么美男子以外,他好像就是个完美的人,没有任何缺点的,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最好,甚至超越了时代的那种好的人。”

后人恍惚着:“不论是精神、意志、理念、体魄、思想、智慧……他都可以算作是举世第一,不只是在大旭朝的第一,放在现代,也很难有人能够超越他。”

……

旭高祖一生征战,天下一统后不曾因担忧功高盖主而杀害任何一个功臣,反而大肆褒奖自己的追随者,令人奋笔疾书他们的功绩,加官进爵、金银财宝一个不缺……

此等气度,后世皇帝不曾再现过。

旭高祖的皇后,说是皇后,其实他们的婚姻是一桩毫不掩饰的借口,任文武大臣哭破脑袋,这两人都不屑一顾,我行我素。

豫州的任云琼是旭高祖的皇后,可这个皇后在大旭安定后却不曾进入后宫相夫教子,反而依然在征战天下开疆拓土的路上狂奔,就算后来年老体衰,打不动了,回长安养老,也是在她自己的公爵府中养老……

能允许皇后领兵百万而不担忧外戚专权,将皇后列入了“金甲二十四将”之首,给予皇后光烈的谥号的同时还追赠武将最顶级的荣誉谥号“忠武”。

此等磅礴心胸,后世皇帝不曾再现过,后宫不得干政反而成为了表面上的虚伪的铁律。

旭高祖允许女子入朝为官,他的两个姐姐,都是老死在了任上的,旭朝初定后,他大开科举的同时开了“女子科举”,鼓励女子读书进取,为国效忠,掌握话语权……

大旭朝后,再无“女子科举”,女子以不读书为荣。

旭高祖重视水利农耕,医药商贾,鼓励发明创造,帮扶提高生产,宽容艺术创作,大开科举为寒门子弟提供上升道路,建立各类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公共设施,强调居安思危,引导各行各业保留传承,各地官僚机构保护当地独特物质财产……

因此,大旭朝各行各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冒出了一茬又一茬各行各业的发明家与改良家,文学艺术绘画艺术等等行业一个又一个的天才,江山代有人才出,政治稳固如泰山。

二十一世

纪后华夏十大水利工程中,有六个都是在大旭朝的建造的,华夏医药宝库的史书典籍,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在大旭朝编写的,能工巧匠在大旭朝时传承不限男女,故而有无数精巧之物传承了下来,极大的丰富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

旭高祖改良管制系统,首创三省六部制,改良后宫体系,后宫管理设立专项官职“内相”打理,“国师”观测天象,以预凶吉……

而那位传奇棋谷第三十三代谷主云珠子,她同时兼任了左丞相,内相,国师,三个至高至贵的职位于一身,旭高祖从来未曾想过要打压她,抹杀她的功劳,反而竭尽所能提供一切基础,帮助她发光发亮。

一如那位既是大将军又是皇后的任云琼一样,后世再无人能有她们这般的成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